【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littelShrimp (小虾米),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王小波:我看国学。 很有道理,推崇国学的人可以休矣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20 18:58:38 2021), 站内
: ...................
我看特吵了20多页,没几个能说出什么子丑寅卯的
我id现在特快发不了贴,没办法扯蛋,这里可以说几句
王小波我差不多把他的杂文、小说快看遍了,
这一篇是少数几个不同意的,他自己说没读懂,
这不是谦虚,他确实没读懂孔孟,
朱熹的四书集注,我买了还没看,其他著作也没看过,
不发表意见,但是论语和孟子我是看过的,相关的教授讲座
也听了不少,自以为还是有所了解,王小波对孔孟的认识
确实是春风过驴耳,老师没冤枉他
孔子最重要的几点:
一、仁本思想,孟子继承,发展了人性本善的伦理学基础,
这个西方人直到康德,才试图学习以纠正西方人性恶为基础的
伦理学,最后还是失败了。他们说叔本华想破了脑袋,
才得出这个结论,我不太了解,叔本华还没读过。
但是这种现象是有的,咱们中国人2000多年前想明白的,
他们西方人很晚才搞懂的东西是不少的,比如辩证法、
洛克的政府论里的思想这些
二、指明在社会、伦理学范围内,是不能靠理性的,
要靠生命情感,关键在宰予问服丧三年的那一节。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举德国人的例子,德国纳粹典型的
理性过了头,陷入工具理性,其实那些党卫军大规模屠杀
犹太人的时候,具体执行人很多出了心理问题的,
如果他们普遍能从人类生命情感角度出发去看问题,
就不会存在纳粹这种事
三、人与人相处,关键是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庄子发展了,说己所甚欲勿施于人。直到现在,西方人
都做不到孔子这一步,更不要提庄子的境界。
四、中庸之道。这个其实现在中国人很多都不懂中庸之道
核心到底是什么意思,都存在曲解,一说中庸之道就
反感,太多人对不懂的东西从字面理解就开始骂,
不知道国学到底是什么就开始反对,其实不过读了
几句三字经就以为自己有资格对国学大发议论了。
中庸之道非常重要,关键在于理解过犹不及四个字。
关于孟子,王小波就更是完全没理解,他太狂妄了。
荀子也是大学问家,为什么没有封圣?孟子能够封亚圣,
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要以为古人都是傻子,古人
明白人多的是,经过2000年的洗礼,留下来的经典、
圣人,是立的住的。孟子的优缺点我总结了大概这么些内容:
1、人格(大丈夫,养气)
2、伦理学(勿正、性本善、言人之不善其如后患何)
3、政治哲学(民贵君轻、可以合法造反,洛克政府论的思想基础)
4、缺点(重厚葬、编造论据)
手机打字不便,就不详细展开了。
现代人,特别是中国最缺乏的其实就两个:人格、逻辑
人格问题是学习孟子最应该注意的方面
--
FROM 110.18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