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一本好书。没有金庸的大手笔谱不出笑傲江湖向世人辩识大正大邪,只能先抛开好坏对错的两极争论,从私密花园摘一片自己的认知尝试小角度分享读书的心与得。
在我的认知里读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静心以读书,一种是读书以静心。前者是一种修行,后者是一种享受。前者是攀爬天路后参悟桃花园,后者是被好奇吸引跌入桃花园。二者殊途同归。我们先分析来路,再解读同归。
小时侯印象里的好书是那几本被圈好的名著,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本,一本是悲惨世界,第一章就被吸引沉迷。另一本是红楼梦,煎熬的看完一章果断放弃。上帝生万物,万物有个性。我们不引流、不归宗、不以个人喜好去争论大众评判标尺。去红粉中寻找红楼的流量密码,其中一个回馈,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她的回复是这样说的:红楼是你阅尽世间繁华后再静心去品才能读懂的,你读不进去可能缘于你的心还比较浮躁。就像佛经,你只有参悟进去了,才会深得大道。这句话给我感悟颇深,我想这可能就是我想要表述的心与得,每个人的心与得。所谓的心就是以一种什么姿态去读书,快乐读书还是感悟读书?从我自身讲还是喜欢快乐读书的,所以我以读书以静心这个标尺评判是否一本好书。首先它能让我浮躁的心依然快乐,然后吸引我平静而后去深思。记得第一次接触《明朝那些事儿》让我知道原来书还可以这样写的。从此在爽文的世界里狂奔不息。
表达这么多,只是基于一种遗憾和不解。逛过不少读书论坛,奉若神明的佛经那种需要参悟的体质居多。爽文少见。从个人的浅见解读这种现象可能就是觉着爽文没什么深度。就如同笑傲江湖中写的那样,被认可的和不被认可的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关于得,我想应该不会有太大分歧,个人认为它至少应该是有些甜的,能让人精神通畅的。然后再佐上点个人情绪酿造的一点酸涩一点忧愁,这道心坎上的美食或许就成了。当然如果你仅得了个岳不群,那个人认为真的不如把书扔了,自己难受,别人看你也并不怎么伟大。
--
FROM 123.1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