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洪秀全的《天父诗》,你就知道他为何数次科考都名落孙山了
媛媛说事儿
2018-06-17 15:28
洪秀全,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之一,7岁入私塾读书,从13岁考到30多岁,考了四次,就连秀才都没能考上,其学问之糟糕可想而知。从一再落榜到公开造反期间,他不止一次地坐馆当私塾先生,误人子弟若干年。
洪秀全有个爱好,那就是写诗,不过他写的诗根本就不能叫做诗,说是顺口溜都算抬举他了,因为在押韵方面真的很差劲。
自幼对鸦片深恶痛绝的洪秀全曾在25岁,写了一首劝告人们戒毒的打油诗:“烟枪即炮枪,自打自受伤。多少英雄汉,弹死在高床。”尽管诗味不是很足,但却是洪秀全一生中写得最好的诗了。
自从1853年入主南京城后,到1864年南京城破兵败自尽,洪秀全在天王府中度过了11个春秋,而从未走出南京城门一步。他既不亲临前线指挥杀敌,也很少过问朝廷政务。那时的他正值壮年,体格健壮,可在一年中却仅仅只颁发过25篇诏书,而且从1854年到1858年,整整五年中竟然没再发过一次诏书。
这些年他究竟干什么去了?原来,不务正业的他沉湎于纸醉金迷,尽和他的“嫔妃娘娘”们饮酒赋诗作乐去了。
在这期间,一直窝在天王府的洪秀全还写了500首半通不通的顺口溜,并要求刊印颁行为“官书”,被尊为《天父诗》。其中有476首是他在进入南京头三年中写给后妃的,是叫她们背诵的。比如第17-18首,名曰“十该打”: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嘴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比如:
第24首“一眼看见心花开,大福娘娘天上来。一眼看见心火起,薄福娘娘该打死!”
第37首“狗子一条肠,就是真娘娘。若是多鬼计,何能配太阳。”
第294首“因何当睡又不睡,因何不当睡又睡。因何不顾主顾睡,因何到今还敢睡。”等等。因为实在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太平天国的诏书,也大都是由洪秀全用顺口溜写的。
比如1853年,在太平军攻占金陵两个月后,南京一带发生了大地震,一日震数次,搞得大家半夜都不敢睡屋里。洪秀全便写顺口溜诏书曰:“地转实为新地兆。”又说:“同时今日好诛妖。”
后来,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元气大伤,日渐走向衰落。可此时的洪秀全却不思力挽狂澜之策,依旧整日在天王府中左拥右抱,照样骄奢淫逸。1861年,就在太平军进取苏浙的时候,还不到50岁的洪秀全就颁发了最后一道诏书,把权力交给了他那个年仅13岁却早已学会荒淫的儿子洪天贵福,自己当起了逍遥自在的太上皇。
然而,不断恶化的局势使得退位后的洪秀全根本无法逍遥。仅仅三年后,洪秀全便和他的天国一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攻城湘军的隆隆炮声中,不得不自绝于人间。在他死后没多久,南京城便沦陷了,太平天国灰飞烟灭。
而那座他曾深居简出的巍峨天王府宫殿,也连同被清军挖出来焚烧的天王尸体,都化为了废墟,为曾经辉煌一时的太平天国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民国大师的徒子徒孙忽悠些啥,浪漫主义传人的狄青懒得理会。
: 湘潭怎么搞那些将啊帅啊正副国啊,农民啊工人啊人民啊,我也懒得理会。
: 湘潭若是诋毁李太白,那我可就要说说他了。
: ...................
--
FROM 120.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