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托翁的中篇。我有心想把俄国文学名著过一过,最近的目标可能是战争与和平。但是长篇小说一时难以看完,先来本中篇试试水。
小说主角伊凡伊里奇是个法官,一直病病病,最后死了。不过托翁用的是倒叙手法,第一节讲的是他死讯的流传,他的同事家人的反应,第二节以后才是这人不断病入膏肓直到去世的过程。
这人的症状就是肚子疼,一直止不了,最后时刻还叫了三天三夜,可谓实惨。医生也找不出病因。从我等后世人的眼光看,这病很像癌痛。但是从虚构的小说中寻找真实的病症,这未免有些滑稽。我想到以前有人读红楼梦,说薛宝钗有花粉过敏症,所以要吃冷香丸,因为冷香丸里花蕊花粉比较多,能以毒攻毒,云云。
人固有一死,死就死了,问题是伊凡伊里奇本人从发病到挂掉,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价值,感觉不到欢乐。他感到小时候还有快乐,长大了,工作了,去当法官判案,对于自己来说就没什么乐趣可言。我读这一段的时候,不由自主把我自己和他做了对比。他是法官,我是老师,大家都是中产,都是吃财政饭的。他的社会地位或者比我高一点,但是也高得有限。这些是相似点。
我和他更多的应该是不同点。比如他有五个孩子,然后陆陆续续死了三个,估计这对他的心理是有打击的。我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至于像他那样。(以前看过伍尔芙传,她是大富大贵之家出身,但是她的家人生命挺脆弱的,动不动就死一个,都是我们现在看来没什么威胁性的疾病搞挂的)他老婆刚娶回来就和他吵架,我也不至于如此。这大概是因为我逼格比较高,我觉得跟女人吵吵闹闹会降自己的逼格。其实我觉得他老婆不见得就很坏,无非他死了要计较他的抚恤金罢了,这没什么。当然在他的病程中间,他老婆女儿都嫌他烦,大概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吧!其实就算他们把伊凡伊里奇照顾得很好,难道他就不会死了? 在小说里有个从农村来的护工对主角还不错,能安慰他的心灵,这固然好,但是我总觉得他的形象有点像拉斯普廷。
还有主角的同事,听到死讯了第一反应是庆幸死的不是自己,第二反应是主角死了,腾出的位置会让谁接替,接替他的人原先的位置又会被谁接替。我们就不至于这么想。因为叫兽死掉了,编制可以空着,就算要填上也未必某个特定的人,还可以从外面招人来填。所以我们如果死了个同事,心态应该还是以惋惜为主,不会多想这些七七八八的。
总之,我觉得对自己人生的态度应该像钢炼里的保尔那样,只要确信自己把生命和精力投入到解放全人类的工作当中,就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了。当然伊凡伊里奇作为旧时代的残党,估计觉悟也没有高到那个地步。但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审案,不也是件有功德的事吗?既然做了功德,不值得快乐吗?至于“创业未半,中道崩殂”,这是命运的问题,人生所不能免,也只能感叹无常了。
--
FROM 171.10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