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是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得出野马就是野马的结论:
对认识(即大知小知)的反思:
野马也,尘埃也。 对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已知 对应 未知
对条件的反思:
水之积 风之积 培风
鲲之借势 鹏之借势 鹏之造势
更细节的分析,我贴出来那一页有。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你没看懂庄子的比喻关系,你把大鹏想的太高了。看东西翻译时,要联系上下文,只有放在上下文中去理解,和全文总体思想把握下,才是真翻译。
: 庄子在下文就写了,大鹏能飞起来,是风在其下(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这个是和阳焰野马是比喻对应关系,尘埃能浮动是有热气吹着,大鹏能飞的远是有大风吹着,这个是对应的比喻关系。
: 此处庄子是说大鹏虽大,但在太虚寥廓之下还是和尘埃一样,因为大道无形,大鹏虽大,但还是有形,还没有无形大道大。
: 你生硬的理解为野生之马,与后面的生物之以息相吹,联系脱节,自己翻译时,没觉得别扭吗?
--
FROM 117.1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