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胡文英《庄子独见》的一段话:“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亲王《太白金星有点烦》里李长庚就用了这么个人设,最终把热心肠作为皮囊抛却之后方证大罗金仙,讽刺得很到位
你的“人生无意”读庄子也很到位,越是失意的,越需要庄子的这份逍遥,看透后的翩然
儒家用来处世,道家用来自处。最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庄子并不否定儒学的人道,只是觉得境界太低,人道不如天道。所以,庄子常常用一种“向下兼容”的态度来讲述儒学。
: 简单地讲,庄子的逍遥其实是两方面:一是对外物的祛魅,这部分有点儿类似于躺平的态度;二是对内心的建设,这是他积极进取的一面。
: 或者说,其实庄子又躺平,又进取。
: ...................
--
FROM 218.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