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新古城如雨后春笋,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既然是古城,文化占重要地位,最讲究中华文化“特色”。照理,象这样重要突出文化特色场合,理所当然展现和发扬传统民俗工艺,保持传统建筑的面貌和特色是不言而喻的。但我看见许多建筑的外墙砖纹是用面砖贴上去;有些想做成清水墙,砖纹全部都是画出来,一看便知假的,十分拙劣,很遗憾。整条街建筑群显得洋不洋土不土,真不真假不假,雅不雅俗不俗,古不古今不今,实在太外行马虎。记得小时侯清水墙在上海到处可见,最正宗考究的应该用青砖,而且每块砖的正面都刨过,再由高手砌成。砖缝间嵌白灰条,缝距划一,白灰突出饱满,成圆柱形,整个墙面清丽整齐。解放前做这活的技工工资比普通泥瓦匠要高,可惜都已老朽,旧社会传下来的人才已不多,现在基本绝迹。真正的传统文化不被重事。现在承接工程,层层关心回扣,必须打通关节,所以承包者都敷衍了事没有后顾之忧,这种已快失传的传统文化无人关心。现在又提倡传统文化,不是提倡所谓“儒家思想”,当务之急是抢救绝活,首先让真正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拿大工资,要防止各级强人拨毛发财。
--
FROM 117.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