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我之前说的,从原理上就决定了GPS单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在5-10米的量级,不可能更高了,并且手表上的gps受限于天线尺寸,在大树和高楼遮挡信号的时候,会飘移明显。各家产品的工艺和优化能力不同,会有差别,就你的这个轨迹来说确实算很一般的,营销吹的太猛导致用户期待过高。
2.软件的健壮性是个不那么直观的表现,老牌的产品确实做得更优秀。
3.要想获得更高精度的定位,需要从原理上改进,引入辅助定位信息,主流的就是差分定位,理论依据是两台相邻(距离不超过30公里)的gps接收机受精度干扰因素的影响是基本一样的,所以建一台接收机作为基站,并且已知其绝对精确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测量其观测值与绝对值的偏差,然后将此差分信号发送给另一台处于移动状态的接收机,该接收机同时使用gps信号和差分信号求解定位,从而可以获得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上述差分定位是可以实时动态进行的,在工程级普遍运用,在无人机玩家中也有运用,称为RTK。
RTK在民用级运用的难度在于,一是设备块头大,难以做到可穿戴,二是要么自建基站(且单基站服务范围不超过30km级别),要么购买已建基站的信号,通过互联网网接入信号,该服务需要付费,另外接收机也要增加相应的辅助定位信息处理能力,硬件和使用成本都比免费的gps更高。
即便如此,民用级RTK是未来定位的发展方向,其成本会下降,运用也会普及,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
我自己最近搭了一个RTK小玩具,把重量控制在只比手表稍重,配合手机接入网络,可以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等有时间了我整理个测试视频发出来。
【 在 yu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补充一下。
: 1. 首先关于更新星历,可能我记错了。久了不打开手机app,华为手表会第一次进跑步程序时提示连手机更新星历,然后退出第二次进程序就不再提示直接开始搜星了。
: 2. 华为gt runner的gps远算不上优秀,至少没有比我用过的老款华米更好。首先,独立搜星,三五分钟搜不出来然后自动退出程序是常有的事。其次,gps轨迹准确度也很普通,各种飘,我最开始提到的系统性漂移是什么情况导致也还不清楚。
: ...................
--
FROM 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