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自己说起,一个北京土著的高考之路
你错了
那个年代top2去美国读研究生的都是拿全额奖学金
家里就花去程的机票钱就行了
奖学金除了交学费付房租,还有不少结余
出去读书是挣美金的
911之后美国签证收紧
不拿全额奖学金的一般不给签证
对应的就是98/99年入学的本科生,他们正好02/03年毕业
跟现在小朋友家里出钱出去读本科完全是两个概念
【 在 Crystal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啥,北京土著拆迁户哪怕只上个大专结婚都能比华为的外地同学顺当吧
: 找工作靠点家里关系甚至“本地生源”这条都有不小的优势
: 另外那个年代出国留学还是需要一点家底的吧…
: ...................
--
FROM 182.18.0.*
写得挺好
--
FROM 117.136.0.*
恩 北京生源的学习能力的确一般
但是由于是在北京, 的确眼光和对人生的规划比外地的生源要好.
我同学中北京的学习普遍中等或者偏下, 但北京生源英语偏好一些
但北京生源的同学目前混的的确并不比外地的差 而且出国的居多
外地生源, 尤其是偏远地方的同学, 往往把能在北京有一席之地就当作
人生的成功了, 从而缺乏奋斗动力, 而北京同学不会有这个限制.
改变命运有时候的确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在 qssha (S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从自己说起,一个北京土著的高考之路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Oct 10 13:57:56 2020), 站内
:
: 尽管我高考成绩比北京同学高出50分不止,上了大学以后就发现,学习能力先不说,在对未来的规划上,远不如大城市孩子清晰。所以我也是看了不少小说浪费过不少时间的,小地方把高考作为目标,以至于高考以后就lost了……我是说我自己
:
: 【 在 AAA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 20多年前参加高考的就别说什么北京高考不容易了
: : 当年班上三个北京人,一个早早退学,一个大学挂科无数,一个挂科数门,在班上排名都是后30%。
: : 要说北京土著将来发展并不比其他高分同学差,这点是可以的,至于说高考,就别自认为地狱模式了
: :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 --
:
: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223.21.210.*]
--
FROM 61.149.143.*
98年北京还是全国卷吧,先假定北京孩子和外地高考强省孩子水平一样,那么北京由于录取人数多导致分数线低不是很显然吗,扯什么你们先报志愿所以分数线低,拜托,我们又不是没有先报志愿再考试。
【 在 lanthan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本人和家父的身份证都是110108开头。我觉得北京的高考不是考聪明,也不是考家长资源堆积,而是一条很标准的学习晋升道路,包括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面。学校的作用一方面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一方面是同年纪的学生们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的综合素质。家长则是以身作则的监督,防止自己的孩子在没有自我识别能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3.72.40.*
确实申请上以后全奖花的钱就比较少了
申请之前学英语,考GT,甚至各个学校的申请费都是要些银子的
前期更大的成本是不确定性和机会成本:
万一没有申请到全奖怎么办?自费留学还是再来一年?
还有错过了应届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再找有户口的工作就难多了
不知道那个年代申请出国会不会直接失去保研资格,但是从精力分配上肯定也不会毫无影响吧
家底厚体现在可以承担这些风险而不仅仅是要花多少钱。这点北京的孩子比小地方出来的更有底气
我记得前些年北京户口指标还要搭售本地生源毕业生的,类似解决几个户口指标的附带条件是单位还要招若干本地生源的应届生
【 在 qs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国真不是,都是全奖出去的,嗯,从我们那以后,全奖越来越少了吧,SARS那年隐瞒事实中国国际声誉降了好多
:
: 北京同学不存在户口指标问题,找工作就是容易啊,我也是这个意思,本来人家就有的优势,读书工作生活,都比外地只身来京从零奋斗的考虑更周全,快一步~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124.193.101.*
北京的卷子我做过,数理化可以提前半小时交卷,5门总分700分很轻松
北大居然分数线591分?判卷松?算我英语语文作文零分吧,600分完全没问题
结果我只能985,北大清华没戏,因为我们学校不刷到735分以上根本没戏(本人偏科,语文英语不行)
【 在 lanthan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和家父的身份证都是110108开头。我觉得北京的高考不是考聪明,也不是考家长资源堆积,而是一条很标准的学习晋升道路,包括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面。学校的作用一方面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一方面是同年纪的学生们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的综合素质。家长则是以身作则的监督,防止自己的孩子在没有自我识别能力的时候受到各种诱惑而走上歧途。孩子首先要理解高考,明白高考对自己之后数十年人生的重要性;其次是自律,要按时完成规定动作,能抵制各类诱惑;最后是坚持,在枯燥的重复训练中提升自己。至于孩子智商,我倒是觉得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 我1998年在北京参加高考,之后的1999年后高校开始逐步扩招。我那时候的高考还属于地狱模式的选拔性考试,能上个大学算是好学生;能上985级别的重点大学的,绝对是各地精英。
: 尽管大家都参加了统一试卷的高考,但当时各地的报名、考试、出成绩顺序不一样,这点经常被很多人忽略。北京是先报名、再考试、然后出成绩录取。当年北大录取分数线是591分。我们中学有考640分的,但她报名时觉得自己没把握,只报了北邮。大学的同学们说他们有先考试,然后估分报名的;也有出最终成绩后再报名的。显然先报名模式是最艰难的,对考生来说不存在侥幸,录取分数也就低了。
: ...................
--
FROM 123.118.2.*
黄冈模式可能指父母学校用题海督促得孩子没空想别的,到了大学没人管容易放纵。
【 在 dar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意是说到了大学容易放纵
--
FROM 144.34.183.*
所以,我觉得本科出身一部分是命。如果我是山东考生,也就考个普通的985吧,自己身上的名校光环,其实有点假。
【 在 U238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的卷子我做过,数理化可以提前半小时交卷,5门总分700分很轻松
: 北大居然分数线591分?判卷松?算我英语语文作文零分吧,600分完全没问题
: 结果我只能985,北大清华没戏,因为我们学校不刷到735分以上根本没戏(本人偏科,语文英语不行)
--
FROM 139.210.157.*
吹牛不上税,98年,河北 清华北大的录取线都是640多
另外,那时候北京跟全国一套卷子
【 在 U238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的卷子我做过,数理化可以提前半小时交卷,5门总分700分很轻松
: 北大居然分数线591分?判卷松?算我英语语文作文零分吧,600分完全没问题
: 结果我只能985,北大清华没戏,因为我们学校不刷到735分以上根本没戏(本人偏科,语文英语不行)
--
FROM 61.148.244.*
嗯,规划这事情,包括整体财商,大城市家庭的影响确实都更好。
不过也有个人性格的因素,我自己可能就属于很难有规划的,因为爱好广而不精又眼高手低。
但是从竞赛保送生源来看,我在某市本地生超过35%的学校上,保送班里面最好的IMO金牌两个,一个本地一个外地,确实都很强;但是单纯从学习/反应能力来说,本地有那么一位明显跟不上其它人,常年吊车尾。
【 在 qs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尽管我高考成绩比北京同学高出50分不止,上了大学以后就发现,学习能力先不说,在对未来的规划上,远不如大城市孩子清晰。所以我也是看了不少小说浪费过不少时间的,小地方把高考作为目标,以至于高考以后就lost了……我是说我自己
--
FROM 67.23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