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中还有这个比法?我真是服气了
唉,发现现在水木说个话真费劲,逻辑就是:我们既然用整个区人数来参考清北率而不是绝对属,那么比较的两个中学必然在区内的中考录取位次要一致,比如如果北大附石景山在石景山中考录取分第一,那么可以理解为石景山顶尖学生去了北大附,那么他和二中比是有意义的,因为二中就是中考录取分第一,这种情况下北大附来爆汇文那爆个屁啊,如果北大附是石景山老二老三那还可以比比看,当然,准确反映这个区顶尖学生加工能力,是需要看全区清北数和高考报名人数的对比,这个比率高,说明加工能力强或者头部中学加工能力强,当然650分以上这个比率也很有意义。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转进了啊...
: 你主贴也没有给出中考录取位次啊,就靠整个区的参考人数就让汇文摸到海淀LXQ的门了啊。
: 北大附石景山为啥就不能靠整个区参考人数爆汇文呢?
: ...................
--
FROM 223.104.39.*
在校人数有什么关系,是看你选拔基数,高中在校人数差别不大,都是200-300人,除了人大附这样的超级中学,但你这200-300是从1000人选抜来的还是从4000人选抜来的,这个有区别,如果这两个都是头部中学,清北数一样,那前者中学的加工能力肯定远高于后者啊,而不是我们认为的仅看清北绝对数一样,认为这两个中学没什么区别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给了数据啊,按照他的逻辑,北大附石景山爆汇文啊。
: 但是我不能靠脑补的逻辑去打他的脸啊…因为他确实没提在校人数啊。
--
FROM 223.104.39.*
呵呵,他都没看明白我在说什么
【 在 datongthu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扯皮了,
: 你可以把你的整个论证发上来,
--
FROM 223.104.39.*
你看不明白么?我帖子明确说了,东城还有171五中景山,以前年度也有10个左右的清北,按照三倍的关系也可能有30左右的数据,那么这几个中学无论是谁先谁后,不至于摸不到lxq的门槛啊,这个话有问题么?我也没有说东城普遍不弱于LXQ?总之汇文也绝对不可能是育英的水平吧。
你一对一要爆汇文,所以我才问你北大附石景山在区内什么中考位次,不是同样的位次谈不上什么爆不爆。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也没有论证汇文和lxq的录取位次啊,不就摸到lxq的门了?
: 你先把主贴里得出结论的逻辑弄明白吧,出一个反例,你又来转进一遍就不好玩了
--
FROM 223.104.39.*
今年没有不用看,往年这几个中学十个左右也是有的,低的也是小十个,去年五中16个清北,东城不是汇文一个这一档次的,lxq首师大附算是门槛吧,他能确保多少清北?准确算法其实是去掉海淀的掐尖清北然后看还原清北率是多少,这个已经不好算了,那天真有空我给算算,这算是扒一扒各个区的衣服了,如果按照已经说的早培一半清北的话,那么初步测算早培外区学生给人大附提供的清北数可能高达六十多个,去掉这块还不考虑人大附其他形式的外区点招,人大附可能本区清北也就90左右,这个头部中学的清北率其实跟二中差不多,二中30+今年,人大附今年据说160+,当然掐尖和早培的准确数据我不掌握,胡咧咧的事情我一般就不大张旗鼓的说了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汇文给了11个的数据,说是东城第二,你先算清楚汇文能不能摸到lxq的门吧。
: 171五中景山今年数据都没有,靠你脑补10个就来摸到lxq门了?你也太着急了吧?逻辑可以编,数据也脑补啊?
:
--
修改:BTBU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奈何版上看到绝对数就觉得哪个中学好,完全不考虑所在区的考生基数
【 在 longma325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应该看比例,看绝对值有啥用。
--
FROM 223.104.39.*
按照三倍人数,汇文是33+,首师附一般是20+吧,按照三倍的关系,就算171五中景山考的差,大概率也是相当于海淀20+清北,东城有五所中学20+的概念,请问说摸不到lxq是什么概念,怎么算摸到?今年确实没数据我,去年的情况大致清楚啊,去年就是这几个中学按照折算基本都是相当于海淀20+的水平,去年海淀首师附24个清北。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汇文今年的数据很清楚啊,先把汇文能不能摸到lxq算明白吧?
: 后面171五中景山,你自己都说没有数据,还能扯那么多?下面这么多字,除了第一句,哪一句不靠脑补啊?
: 现在能拿出来的数据,不就是汇文11个清北吗,还是东城第二,这个成绩是够差的啊,靠脑补洗起来也吃力。
: ...................
--
FROM 223.104.39.*
无语,我为啥要说还有其他几个中学同一档次?就是想说的是,汇文并不是独揽第二生源,其他几个水平也类似,准确的中考位次我也很难逐一比较,因为录取非常接近,但是这个水平也是一个集团,而海淀也是除了人大附一个集团,首师附是20+,请问怎么摸不到?如果东城除了二中只有汇文能提得上台面,那确实可以说汇文摸不到lxq,哪怕折算清北数比首师附高,那中考生源录取位次也是好于首师附的。
石景山就更加明确了,刚看了喜报了,石景山北大附占据了石景山成绩的大部分,前四名有三个,前十有六个,也就是石景山整体清北数可能都是个位数,那么全区来看的话,即使按照四倍折算,石景山区清北率也低东城不少,当然被掐尖也是事实,这个情况不掌握了,侧面也反映了郊区被掐尖的太狠,我一直认为各个区如果没有这种来回掐尖,清北率不会有太大差别,只体现了教研水平的差别。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刚说了对比还要考虑中考录取位次的啊,摸海淀lxq就不考虑中考录取位次,北大附石景山爆汇文,就要考虑中考录取位次了?
:
--
FROM 223.104.39.*
我说弄不清,是因为汇文不是第二生源,有点思考能力行么?因为总人数差三倍,但海淀也只有六个强中,但东城这么点人数却有五个强中学,海淀进六LXQ2200名差不多吧,但东城更加分散,东城进汇文景山什么的也1500名也许就行,在总人数差三倍的情况下,位次排名却没有这么高,原因就是东城牛高中数量相对其实是多的,石景山的情况就证明了我说的,北大附石景山不能说爆汇文,因为这是田忌赛马,石景山总体的清北率是比东城低的,主要比也是和二中(但北大附石景山在本区的集中度还远高于二中),和汇文没有可比性,东城海淀中学就难以逐一对比了,如果lxq最低录取2200名,按照人数折算,那么东城对应的只能是二中了,二中是五百多名录取,真要论录取相对位次,汇文其实是低于首师附不少的。
比如查了一下汇文2019年中考录取对应区排名1300多名,首师附2019年中考录取对应区排名1400多名,其实相差并不大,2019年人数差几倍不知道,但论生源质量,首师附是好于汇文的。当然东城这五个和海淀六个也是变化中,所以这情况就较为复杂了,难以去对应。
当然因为海淀掐尖导致清北数已经难以还原,如果总体上扒一扒各个区的跨区清北数从而计算真实清北率其实才是真实反映了各个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头部高中的教育水平,因为咱们研究的都是清北,能上清北的基本都在头部高中。
【 在 asm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既然“准确的中考位次我也很难逐一比较”,那你扯什么“还要比较中考位次”?
: 汇文是东城中考第二生源,ssf在海淀得排第十生源了,这两能比,北大附石景山和汇文就不能比?
: 你直接说数据你也也不清楚,结论是排脑袋得出来不就完了,扯什么逻辑,数据,你也太逗了。
: ...................
--
FROM 223.104.39.*
我也不维护,我十年内不会出东城的房子,分析一下而已,但我对东城信心十足,不同于很多东城家长,在北京市第一档次的普高率的基础上,目前来看650分比率相当高,清北人数因为无法还原难以得知真实情况,但650高分率受到点招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其实我隐隐觉得600分以上占比更加准确反应各个区教育水平,这个比率受跨区点招的影响很小了,毕竟人数基数大,点招几十个影响不大。
【 在 sambob126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讨论这些对孩子学习没有任何帮助,但是你维护东城房价,我绝对赞成的。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