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学区房成为了筛选孩子家庭的手段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 在 hedgefund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城热门学区房,一个上车落户的价格也在800万,而在老破小买这种热门学区房的,往往还不是只有一套房。学区未来好不好不知道,但却成为筛选孩子家庭的手段。学区房的悲哀。
市场上的商品,有的优质高价,有的劣质低价,当然也有物美价廉的,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取所需,这样是很公平的。 有的人骑车,有的人坐公交,有的人打车,有的人开车,有的人开豪车,有的人开私人飞机,大家各有各的选择,没见有什么矛盾吧。
孩子上学也一样,优质的资源,自然是价高者得,这已经很公平了,老百姓只要肯出钱,就能上好小学,总比以前递红包走后门公平吧。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就算城八区教育水平都完全一致了,平谷密云房山延庆的孩子们,他们怎么办? 全国那么多偏远农村的孩子们怎么办? 这个心操不完的,而且事实上哪个国家,特别是大国,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绝对公平。政府没能力,也没必要做到绝对公平。现在的买房入学制度,已经非常公平合理了。
--
FROM 114.248.11.*
向前看吧,说这么多没用。稀缺资源只能靠价格竞争,不靠价格 竞争那和普通人更没啥关系了。
【 在 tiancaikang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逻辑上是对的,但忽略了中国二三十年前并不是商品经济时代,并非按价高者得。小时候整栋楼几栋楼都是一个单位的产权,职工们稍微出一些钱就分一套,二三十年后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学区房,很可笑。
: 这里面最大的骗局是我们小时候的对手很弱,除了东西城基础建设稍好,剩下不管近郊远郊经济基础非常差。确实在这种经济不对等的情况下谈教育就是一件没意义的事,如果饱腹以及吃上几顿好吃的买点大件尚且是个问题谈什么孩子教育,这就是当年为什么东西城成绩好过近郊远郊太多的原因,在我印象里就没怎么认真学习,很轻松的拿到还可以的成绩,因为确实全市差距过大。
: 为什么现在日渐式微?因为自从国家政策变了之后就如您所说,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了,也可以说进入商品房时代,基本属于一分钱一分货。没有分房年代大锅饭政策只要是厂工,职工都差不多分的上房。从这时开始私人开发商私企开发商进入市场,正如现在所看到的局面海朝一步一步开始赶上东西城,甚至尖端超越东西城,都很好理解,就是最简单的经济格局的改变,不过这里最最关键的还是商品市场经济政策。没有这个政策就没有现今发展这么好的北京。如果还是以前的分房大锅饭制度,一点希望没有。
--
FROM 124.64.17.*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上是对的,但忽略了中国二三十年前并不是商品经济时代,并非按价高者得。小时候整栋楼几栋楼都是一个单位的产权,职工们稍微出一些钱就分一套,二三十年后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学区房,很可笑。
: 这里面最大的骗局是我们小时候的对手很弱,除了东西城基础建设稍好,剩下不管近郊远郊经济基础非常差。确实在这种经济不对等的情况下谈教育就是一件没意义的事,如果饱腹以及吃上几顿好吃的买点大件尚且是个问题谈什么孩子教育,这就是当年为什么东西城成绩好过近郊远郊太多的原因,在我印象里就没怎么认真学习,很轻松的拿到还可以的成绩,因为确实全市差距过大。
: 为什么现在日渐式微?因为自从国家政策变了之后就如您所说,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了,也可以说进入商品房时代,基本属于一分钱一分货。没有分房年代大锅饭政策只要是厂工,职工都差不多分的上房。从这时开始私人开发商私企开发商进入市场,正如现在所看到的局面海朝一步一步开始赶上东西城,甚至尖端超越东西城,都很好理解,就是最简单的经济格局的改变,不过这里最最关键的还是商品市场经济政策。没有这个政策就没有现今发展这么好的北京。如果还是以前的分房大锅饭制度,一点希望没有。
: ...................
恕我冒昧,我觉得你没说到点子上。学区房是怎么来的,是当年福利分房,还是开发商建房,这并不重要,换句话说,当你买学区房时,卖家的房子是怎么取得的,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花这么多钱买学区房,这个理念到底“对”还是“不对”,家长们热衷于买学区房,可取还是不可取。学区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学区房三个字,不是伪命题。学区房是客观存在的。学区房的产生和发展当然跟经济发展分不开,但不能因此就是学区房是命题,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中关村三小周边的房子就是学区房,狗各庄中心小学周边的房子就不是学区房,这不会有人质疑吧。那么学区房怎么会是伪命题呢。你固然不屑于把孩子送进中关村三小,但让你家孩子去村里读书,恐怕也不会同意吧?这说明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只不过那些热衷于学区房的家长,标准高一些而已。不能因为他们的标准比自己高,就认为他们是违命题。
家长们买学区房,并非只是为了“学习成绩好”,这只是一方面。肯于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好学校的家长 ,通常是素质比较高的,是重视教育的,在这样的群体里,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氛围都会更好。我无意贬低菜场工作人员,但我想你也不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菜场子弟一起读书吧,平时与散场大姐们交流带娃经验吧。
顺便说一句,你说的有些人当年单位分的房子变成了学区房,这一点也不可笑。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拿了几十年二三十块钱的月工资,一生的积蓄也没有多少钱,得到的只有这一套房子,这是他们毕生取得的财富,怎么会可笑呢。你没有看到他们当年有多艰苦,如果没有这套房子,他们这一代得多惨。
--
FROM 114.248.11.*
“学区房是怎么来的,是当年福利分房,还是开发商建房,这并不重要,换句话说,当你买学区房时,卖家的房子是怎么取得的,无关紧要。”
~您说这句话时就已经错了,所有事情都要追本溯源,所谓“学区房”是住在这里的先人考出来非常漂亮的好成绩被某些人大力宣传这才成了现在所谓的“学区房”。您想想出成绩的这代人当年竞争同时代的对手都是什么样的?当然出成绩就很顺理成章的了,用以前经济基础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那代人今日考的成绩标榜“好学区”这不是典型的“刻舟求剑”?
这几年东西每况愈下并不是孩子们不好了,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朝丰等个别区域在二十多年前经济有了显著提高吸引了一小堆新北京人以及中产过去他们的孩子慢慢成长起来了。
最典型的例子“方庄”算是北京最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房聚集区,以前十八中就没听说过出清北,但最近这几年清北居然在丰台非十二中出现了,跟方庄在二十年前商品经济改制成长起来绝对有关系。朝阳也一样所有好学校都对应的是二十多年前经济较好的区域,最简单的例子曾经的陈校,八十,朝外都在朝阳二十年前最好的地方朝阳门外,亚运村。同东西城一个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地方逐渐没落,现在成绩最靠前的嘉铭,人朝,陈分,帝景哪一个都是十年前经济最好的地方培养出来的学校。这些地方能算“学区”吗?我觉得其实都不算,仅仅是曾经经济最好的片区。
我从来都说教育的基础是经济。北京这二十年改制带来的变化会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到来。
教育的改变比经济要慢一个孩子成长的十八年!
不要在深信什么“学区房”给孩子带来的帮助,不如相信所在地邻居的整体素质以及经济水平对孩子影响更大。而且我也相信越是中产越是通过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的家庭越会让孩子知道努力的重要性,越不会迷恋所谓“学区”带来的改变。
天道酬勤。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逻辑上是对的,但忽略了中国二三十年前并不是商品经济时代,并非按价高者得。小时候整栋楼几栋楼都是一个单位的产权,职工们稍微出一些钱就分一套,二三十年后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学区房,很可笑。
: : 这里面最大的骗局是我们小时候的对手很弱,除了东西城基础建设稍好,剩下不管近郊远郊经济基础非常差。确实在这种经济不对等的情况下谈教育就是一件没意义的事,如果饱腹以及吃上几顿好吃的买点大件尚且是个问题谈什么孩子教育,这就是当年为什么东西城成绩好过近郊远郊太多的原因,在我印象里就没怎么认真学习,很轻松的拿到还可以的成绩,因为确实全市差距过大。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修改:·tiancaikang 于 Jan 2 01:51:08 2020 修改本文·[FROM: 117.136.38.*]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17.136.38.*]
修改:tiancaikang FROM 117.136.38.*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