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策略很简单,承认点招的合法性、靠考试升学的合理性;让优质中学60%的名额拿出来点招,剩下40%名额派位。这样既能兼顾大部分优秀学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问题,也能解决就近派位的部分需要。这么简单的思路,非得有人强制搞100%派位,剥夺大家靠努力学习实现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么大家只能靠家长的钱袋子把房价抬高了。那这会又来说挤破头买学区房、家长把房价抬高了,定政策的人摸摸自己良心,你以为老百姓喜欢买老破小吗?
这种事情,妥妥就是教育部的锅,无能的领导导致房价暴涨、导致好学生找不到好老师、好老师找不到好学生。一味着要减负,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取消高考、靠抽签派位进入大学,否则永远就别想减负的事情。
家长买了学区房就不鸡娃了?买了直升学校就不学奥数了?买了学区房就不考KET、PET、FCE了?不学个试试,现实分分钟教训家长。既然都减负不了,现在又额外给所有家庭加上了一个房子的枷锁,非但没有减负,还额外增加如此多的负担。那么在派位入学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搞大派位,那说白了就是政策制定者就是想达到这个目的被,想炒高房价呗,那指责家长算个啥?这样甩锅就太恶劣了吧。
与其只考房子入学,不如搞房子+成绩入学,让靠房子的孩子垫底但是上个有牌子的学校出去也有面子、还能幻想下可能比在差的学校更好;靠成绩的孩子使劲努力、好好接受教育并且成才(买房子但是成绩好的,也在这里面)。这样大家各取其所,岂不是很好?
--
修改:sambob126 FROM 223.71.249.*
FROM 223.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