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化太快,两年三政策,年年在变化,我们每年都要去面对。
这次上海教改我觉得非常棒,值得点赞。
新政非常好,再哪个区都按比例争取20%,前10%,前1%……这才是竞争的真谛,不要想取巧靠买所谓学区房跨区减小竞争压力,其实全市所有区都按京籍人口占比来录取是最佳方案。
高中非义务教育。并不需要保证每个人都有高中读。10万+15万+时代注定有一半人需要走职高,贯通没学上,等等……
只有各区进前20%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新政最赞的地方。哪个区都公平,按比例来!
学的好的上名校,学的中等的三本,稍微差点的职高贯通,最差的没学上。
各区内百姓方差相对较小,基本水平差距不大,区内竞争即可!!
~~~~~~~~~~~~~~
分数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排名。
在这个区分数高低和另一个区分数的高低没有任何可比性。你在这个区排第60%,分数高也没意义照样职高。你在另一个区排20%,分数略低一些。照样能被垂青。这就是为什么青海西藏500出头就能清北的原因。人家所处环境虽然不好,但只要努力做到top级别就有好资源相伴名校加身。
~~~~~~~~~~~~~
竞争确实是家庭之间的竞争。
但也是差不多同档次家庭之中选出最好的来。(类比对象就如北京和其他省高考分数不同只比的是排名)
家庭处在top级别,但不努力处在同档次家庭的60%水平照样被淘汰。
这就是这个政策厉害的地方。
同档次家庭之间的竞争。
~~~~~~~~~~~~~~
有很多家庭本身还是可以的,可能在郊区或者自己区top级别。但砸锅卖铁去海西片区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不是说不好,有能力在哪儿都力压群雄的家庭随意。只是政策希望大家安稳的在自己的环境中自己的区内去竞争top20%,top10%。
~~~~~~~~~~~~
君不知道郊区缺乏好的培训班?缺乏好老师?缺乏更鸡的同学?
按比例是把这些努力的但由于环境不好耽误了的孩子按京籍人口比例捞出来。
而不是把身处强区不努力随波逐流的孩子推上高中……
不努力的上了高中也考不出什么名堂……这就是为什么按比例来而不是统考的原因。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修改:·tiancaikang 于 Mar 20 12:37:20 2021 修改本文·[FROM: 123.113.110.*]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223.104.39.*]
修改:tiancaikang FROM 123.113.110.*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