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什么叫第一性原理
对,现在知道密码,但还没破解
【 在 shanghu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差个表达啊
: 现在基因测序蛮成熟了
: 离作用功能还差表达
: ...................
--
FROM 222.249.226.*
这是不行的,或者说这只是无奈的选择。一旦把结果交给黑盒子,等于不是人类搞科研,而是黑盒子搞科研了。等到黑盒子算出来的结果不可预测、不可控制、不可理解,科研就死了。
现在人类是把黑盒子当做实验仪器,实验出来的结果还是要头脑来分析、归纳、系统化的。
【 在 Krank (男兒到死心如鐵) 的大作中提到: 】
: 複雜系統比如圍棋這種,數學未必需要跟上,只要能製造一個黑盒子,讓他自己
: 繁衍就可以了。黑盒子的原理是清楚的,繁衍過程可以不感興趣。
--
FROM 117.89.89.*
量子计算确实是模拟结果。
【 在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的大作中提到: 】
: 量子计算带来更多的模拟结果。。。?
--
FROM 124.205.77.238
准确的讲,不完全是,还有表观遗传、微调控等方式。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物性不都是基因决定的吗
:
--
FROM 210.12.245.*
还是因为高度概括跟抽象
这事儿的起点就是牛顿
那么大的天体能计算,就是牛顿干的,他提供一种物理范式,抽象到哪里才可以做
他要研究湍流,气流,就会成为白(伯)努力
后面逐渐有工具了,才开始尝试复杂科学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shanghu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数学跟不上,看了一下数学史就发现,数学太稳定,太耗智力了
: : 一个猜想,累死多少代人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
FROM 112.97.240.*
破译密码肯定计算机更在行,现在的nsc成果,计算机进来后就是个task而已
对于这点我是信心满满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现在知道密码,但还没破解
: 【 在 shanghuo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还差个表达啊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
FROM 112.97.240.*
99%的性状是基因决定的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准确的讲,不完全是,还有表观遗传、微调控等方式。
:
--
FROM 222.249.226.*
感觉用深度学习去搞生物不错
【 在 shanghuo 的大作中提到: 】
: 破译密码肯定计算机更在行,现在的nsc成果,计算机进来后就是个task而已
: 对于这点我是信心满满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
FROM 222.249.226.*
deepmind看好这个方向了
未来会有公司进入这个领域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用深度学习去搞生物不错
:
--
FROM 119.137.52.*
在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中),从物理学原理(量子力学)出发,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物理体系的电子结构、振动、光、电、磁和力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活性等),计算过程只需要给出组成物理体系的原子情况。因此所谓第一性原理通常是指的是量子力学原理(薛定谔方程或狄拉克方程),相应的计算工作称为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具体计算时,有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两种主流的方法(早期还有半经验方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从头算方法通常用来指代基于波函数的方法:(近似、数值)求解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然后进一步研究体系的各种性质;密度泛函方法则是基于电子密度的方法。
大多数时候人们所说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指的是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这也是普遍为人认可的说法)。不太严格的时候,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方法。有人认为DFT方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因为在计算时需要使用经验泛函(理论上存在精确泛函,实际上精确泛函形式未知);据此而言,ab initio方法更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定义。
【 在 ann11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了很久都没有搞明白,哪位老师给指教一下?
--
FROM 125.8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