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法国开始扩军备战,André Weil作为一个预备役军官,也在应征范围。André认为他没有义务去参军,因为按照"Bhagavad Gita"的精神,义务是个人的事。 而他的义务是研究数学,不是打仗。他决定趁战争尚未爆发就逃到一个中立的国家去。1939年夏天,Weil 携妻子出国,先后去了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在芬兰时,他的妻子因故先回国了,只留下Weil一个人呆在这里。
那时苏联对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两国关系非常紧张,芬兰数学家L.V. Ahlfors参加了对苏联飞机的监视行动。(Ahlfors是Lindelof和Nevanlinna的学生,1936年获首届Fields奖。)Weil跑到Ahlfors值勤的小岛上,两人整日里谈论数学。当时芬兰的信件检查很严格,Weil给亲友的信件都署Ahlfors的名。
其实Weil刚进芬兰就被安全部门盯上了。苏芬战争一爆发,警察便闯进Weil的住所, 大肆搜查。他们搜出了一大堆充满奇形怪状的数学公式的手稿,还有几卷速记体的文本,——Weil解释说这是Balzac的小说,但对方显然不信。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了一封Pontrjagin以俄文写给Weil的信,上面提到了Weil想去列宁格勒的计划。最令Weil不能容忍的是,他们还抄走了一叠明信片,而那是属于Poldavia皇家学院院士Nicolas Bourbaki先生的,他们甚至还拿走了Bourbaki先生的女儿Betti Bourbaki的婚礼请柬!
Weil被当作俄国间谍抓了起来。他会被处死,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
Weil幸运地活了下来,二十年后,他才从Nevanlinna那里得知事情的原委。原来那天Nevanlinna去参加国宴,遇上了赫尔辛基市的警察局长,对方说: “明天我们将要处决一名俄国间谍,那家伙声称认识您。我们当然不会为这种小事来麻烦您,不过现在既然碰见您,就跟您说一声。”
Nevanlinna问:“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André Weil.”
可以想象Nevanlinna当时是多么的ft,他试探着问:“我认识他。难道非得处死他吗?”
“哦,那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们就不能仅仅把他驱逐出境?”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
于是Weil被驱逐到瑞典,途经英国,一直押送回法国。刚回到法国他就被捕,关进了Le Havre的一个监狱,然后转到了Rouen的军事监狱,等候审判,罪名是逃避兵役。
【 在 huazhz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怎么救的?
:
--
修改:topboy FROM 117.35.157.40
FROM 117.35.1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