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年爱因斯坦就是打算这么搞来着,结果搞了好久(十年二十年这个量级)都没搞出来,所以现在人们基本都是要反着来,把引力量子化。
电磁力类比引力几何化的话,应该是电荷(及其运动)对时空产生了影响,然后照剧本儿来。
不过话说回来,的确从经典物理的角度来说,几何化这个思路的物理图像确实更为清晰。但是也许长时间的努力不成功就意味着这个问题可能更为复杂。就类似于爱因斯坦一直相信隐变量的存在,但最后贝尔不等式的相关研究可能就表明了,也许世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也许世界就是概率描述的……
当然,从逻辑上来说,爱因斯坦没搞出来也未必就证明此路绝对不通。你要是觉得这样更靠谱的话也可以试试看。
【 在 web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疑问,引力在广相中被解释为时空弯曲,物体走的测地线,只是投影在空间中看起来弯曲。那为啥不能把其它三种相互作用力,也用类似的观点来阐释?比如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啥解释成通过交换光子,而不像引力那样,解释成电场影响了时空(或者其它某些属性维度)的平直性,导致另一个电子在这个被扭曲的度规里,“实质上没啥变化,只是投影在我们三维空间中,看起来在远离另一个电子”呢?
: 个人觉得在这里,场论不如广相的解释更“基本”。目前看到的,都是想着把引力量子化,却没看到有反过来做文章的。
--
FROM 111.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