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特忙,等不忙了再和你讨论。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如前所说“心诚则灵”成为一个“科学命题”的难点在于“诚”和“灵”的定义。所以你也很难找到“度量主观上诚的程度”的办法。而反过来,俺倒不认为“心诚则灵即便能够证伪了,也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如前贴所说,只要你能够明确的定义哪一类神经元网络的行为叫做“诚”,同时明确定义哪一类事件序列叫做“灵”,那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可证伪”的命题。进而,如果你真的能够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那么这种相关性就可以被纳入科学体系。。。
: 其次,后面的几个例子,俺不太看得出怎么“不可证伪”了。比如“成熟度”那个,只要你明确给出一个良好的“成熟度”的定义,那么它就原则上有机会通过真实数据来证实或者证否。你这里的困难还是在“实践”层面,而不是在“逻辑”层面的。下面几个例子也是同理。
:
: ...................
--
FROM 218.2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