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可证伪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表达,现实中一个伪证通常判不了一个科学理论的死刑,科学家们倾向于给理论打一个补丁来解决,直到有一个全新理论在印证客观事实上超越现有理论为止。
在我看来,科学并没有什么必须的要素,而是一种方法论。承认客观事实,从事实中归纳理论,使用理论来解释客观事实,就是科学,简单的说就是实事求是。
举一个例子,古人研究天气,得出若干谚语,比如“东虹日出西边雨”,这算不算科学?我觉得他只要是客观记录天气,客观总结规律,得出的规律能指导农业生产,这就是科学。这种谚语当然会有错的时候,但是只要表现得比其他理论好,就有用,就最科学。非要NS方程当作气象学的开端,既做不到也无必要。不要觉得气象谚语土,很多研究复杂对象的科学,比如经济学,现在的理论未必比气象谚语表现得好,但只要经济学家在使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经济现象,我觉得就是科学。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自己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幸亏深度求索v3出来了,它给出的这个答案比kimi好很多,我认可。@molar
: 可证伪性是科学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由卡尔·波普尔提出,用于区分科学与非科学。要判断其是否为科学性的充要条件,需从必要性和充分性两方面分析:
: 1. 可证伪性是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 ...................
--
FROM 202.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