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欧洲物理学会宣布,授予刘骏秋博士(中国科大0800校友)2025年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Fresnel Prize),以表彰他对“超低损耗氮化硅集成光学的先驱性贡献,以及将这项研究用于非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和频率测量,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转化(for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ultralow-loss silicon nitride integrated photo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onlinear optics,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frequency metrology, bridging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physics)”。
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于1999年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是国际上授予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之一。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在基础研究领域(fundamental aspects)和应用研究领域(applied aspects)各奖励一名青年科学家。刘骏秋博士获2025年基础研究领域的菲涅尔奖。颁奖仪式将于6月2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大会上举行。
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获得菲涅尔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2013年,陈宇翱教授获得该奖;2017年,陆朝阳教授获得该奖。刘骏秋研究员是第四位获得菲涅尔奖的科大校友。

--
FROM 113.24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