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Anti2019nCoV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zas (苦世界), 信区: Anti2019nCoV
标 题: 我当年和上海谈判的真事,侧面理解下上海人的做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an 23 17:56:24 2022), 站内
多年前,我负责公司全国供应商合同谈判,当时分6个大区,华东区和上海的供应商谈。其他大区的供应商一般就2周一个月就签字了,就上海的合同谈了近3个月,各种幺蛾子。
例如:合同有个KPI考核标准,简单来说就是罚款条例,其他大区就其中几条根据自身情况做点修正,就签字了。结果上海华东区一条条和我过,假设各种极端情况,各种预案的和我交流,比如:春运、农忙、会展限制、台风、大批人员突然离职、旺季突破最高预期的25%、50%、100%、200%的应对.....耗了我若干精力,最可气的是有天安排了一个黄梅天气的影响会议,我大拍桌子,你TM台风都过了,还谈什么黄梅天,结果供应商拿出近5年黄梅天气影响的一些数据,说和台风有区别,我一巴掌把我雷达表的表盖给震飞出去了,大骂这厮。
最后合同签了,华东区的合同比别人的厚几十页,全是极端预案和可行预警操作细节。
项目上马后,华东区就消无声息了,但是KPI数据出奇的好,合同2+1,2年内一分钱扣款都没有,当然应急预案也从来没用上过。
--
FROM 222.13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