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我让封的,我解释什么。
我只能猜测,一种可能,管理者对实际疫情没有有效监控,当发现一例时不确定实际有多少例。为了不冒风险或者为了官位,而选择激进的防控措施,宁可错杀一百。另一种可能,管理者很清楚实际疫情情况,清楚当地多数人不戴口罩,不会消毒,热衷聚集,当发现一例疫情时,按照流调情况推测必须封锁,继续流动就会变成上海现在的样子,毕竟上海最初也是从一例开始的。
判断感染规模是否超出收治能力需要几个条件,第一,存在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经过实践证明当发现第一例感染者时,实际感染规模一定小于等于某个值。我想sars之后疾控搞的那个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系统应该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可惜武汉没用好。第二,当发现感染者时,流调上下游线索清晰,传染源可追踪。假设内蒙发现鼠疫,流调表明患者之前猎杀食用土拨鼠了,那上游就是土拨鼠传人,感染者是真实的零号患者,把他和他感染后接触的人都隔离起来,疫情就不会扩散。但如果北京发现鼠疫,感染者之前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实际的疫情就要危险多了。第三,即便发现疫情当时感染规模在流调和收治能力范围之内,但由于流调隔离需要时间,如果传播速度过快,很可能当流调找到已知病患所有接触者时,疫情已经又扩大了几倍,最终疫情超出控制能力。上海就是如此,流调很强大,过去两年很精准,但这次毒比人快,刻舟求剑失灵。为了避免这种失控到必须封城的情况,就需要事先控制传播速度,性病戴套,呼吸道疾病戴口罩,医生护士普遍防护,都是“假设疫情”的基础上的预防措施。假如一个地区普遍佩戴N95,那么当发现第一例感染者时,就可以判断之前传播速度不会很快,就有时间通过流调来核实实际规模,再判断是否有必要升级封控措施,而不是冒很大风险来这么做或不这么做。
【 在 Yugen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1例就封城的怎么解释?对照你的第一段,难道感染规模超过了正常隔离收治能力?
:
--
修改:babyUnicorn FROM 223.104.3.*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