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成都除了七中之外也就成外竞赛有点优势了吧
可能七中认为拿不拿金牌不重要,每年把保送名额捞到就完工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学不来,学乐清也好吧,四川苗子肯定是足够的。
: 四七九搞正牌初中全省掐尖2个班,奥数搞成第一梯队没问题。
:
--
FROM 182.150.53.*
七中近几年竞赛保送人数已经全国第一了,奥数确实弱点。
隔壁重庆都2个IMO满分选手了,七中还没有过进国家队的。
【 在 RobbySte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七中认为拿不拿金牌不重要,每年把保送名额捞到就完工
:
--
FROM 171.221.254.*
恰恰相反,我觉得乐清才是最难学的。
那边学习数学的氛围太浓了。教育局搞双减,查培训班,家长们就到教育局门口去静坐。
那边的初中根本不缺好苗子,因为小学就已经学的很到位了,高中也不缺好苗子,因为初中就学的很到位了。
成都没有这么浓的氛围,很难搞起来。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学不来,学乐清也好吧,四川苗子肯定是足够的。
: 四七九搞正牌初中全省掐尖2个班,奥数搞成第一梯队没问题。
:
--
修改:aKong FROM 183.128.221.*
FROM 183.128.221.*
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湖北和湖南最强。
后来北京上海得益于政策优势和财力优势,大量的挖湖北和湖南的教练,才变强的。
当然现在来看,上海中学和人大附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具体谁一谁二,尚存争议。
【 在 RobbySte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竞赛,第一梯队上海中学从80年代就遥遥领先,后面是人大附和华师一附,再后面才轮得到成都七中
:
--
FROM 183.128.221.*
不矛盾吧,田刚他们年轻的时候,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很难接触数学竞赛。但他们同时代的国际上的数学家,接触过数学竞赛的就很多了。
【 在 Gerrad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彭实戈30岁之前可能数学知识还真不完善,田刚、鄂维南、张益唐他们接触过奥数吗?
--
修改:aKong FROM 183.128.221.*
FROM 183.128.221.*
进国家队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绵阳中学著名教练王永中老师曾说,四川这个环境,平均下来八年出一个IMO金牌比较合理。在2000年之前,也确实是这么一个周期。
我觉得评价一个强校竞赛搞的怎么样,集训队人数是最合理的指标。如果考虑最高端,那么进集训队二阶段(15人)的人数来评价比进国家队(6人)更恰当。
巴蜀中学运作的模式不一样,成都学不来的。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中近几年竞赛保送人数已经全国第一了,奥数确实弱点。
: 隔壁重庆都2个IMO满分选手了,七中还没有过进国家队的。
:
: ...................
--
修改:aKong FROM 183.128.221.*
FROM 183.128.221.*
巴蜀中学这两年很不错,政策灵活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中近几年竞赛保送人数已经全国第一了,奥数确实弱点。
: 隔壁重庆都2个IMO满分选手了,七中还没有过进国家队的。
:
: ...................
--
FROM 110.184.242.*
关键是搞这个竞赛有啥用呢
现在大家越来越务实了,拿个奖,点招进清北,然后呢,一直读博,一直搞基础学科的科研?
人是为了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好听
--
FROM 118.1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