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标的 业绩增长率翻倍,趋势良好
风险自担
9月25日,上海洗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签署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上海洗霸受让专利包括《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准固态电解质以及准固态锂电池》、《一种锂空气电池用或锂锂对称电池用电解液》、《一种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专利技术发明人为硅酸盐所张涛研究员团队。基于张涛团队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核心材料宏量制备和固固界面革新型技术成果,硅酸盐所将协助上海洗霸验证技术可行性和实施放大,开展固态电池粉体材料产业化开发工作。
10月10日上午,山东青岛平度市与上海介孔新材料团队、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活动在市民服务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团队负责人赵东元,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炜,我市市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副市长等领导出席活动。
新河化工基地、平度控股集团与上海旦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平度控股将持续发挥国有平台开展资本招商“牵引器”和“主力军”作用,持续在介孔碳导电剂、硅碳负极材料生产方面与上海旦元开展深度合作。
团队负责人赵东元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上海洗霸刚上市时候的独立董事。
斯坦福评定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材料和能源科学领域,国内第一名。
在中国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凭借“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钠离子电池(SIB)是电网规模储能的有前景的方向,然而,Na+的大半径引起的缓慢的离子扩散动力学严重限制了SIB的性能,更不用说在低温下。在此,来自复旦大学的赵东元院士&李伟团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受限的酸碱对自组装策略来合成Ti0.88Nb0.88O4-x@C,用于实现在室温和低温下工作的高性能SIB。胶束周围酸碱对的限域自组装和碳层的限域结晶,实现了离子通道开放的有序、化学计量的介孔骨架的形成。因此,介孔Ti0.88Nb0.88O4-x@C在25和–40°C下表现出快速的Na+扩散动力学,比无孔扩散动力学高一个数量级。在25°C时可以得到233mAh g-1的高可逆容量、优异的倍率(50C时的比容量为103mAhg-1)和循环性能(每循环<0.03%衰减)。更重要的是,即使在–40°C,介孔Ti0.88Nb0.88O4-x@C仍然可以提供161mAh g-1的容量、60%的高初始库仑效率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在0.5C下500次循环后99mAh g-1)。这一策略为构建用于低温储能的新型介孔电极材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该研究以题目为“UnusualMesoporous Titanium Niobium Oxides Realizing Sodium-Ion BatteriesOperated at –40 °C”的论文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Materials》。
在上海洗霸官网介绍中,其实就已经泄露了公司转型方向。
涵盖 固态电池+储能电池+硅碳负极+钠离子电池负极
上海洗霸的董事长王炜本身就是一名学者型的创业家,因此上海洗霸通过技术为先,绑定院士团队,超车转型新能源电池就在情理之中了。
--
FROM 12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