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红楼里面写表兄妹结婚,就不可能是悼明
明朝法律禁止表兄妹结婚的,清朝初期也不允许,直到雍正八年才放开的,原因也是为了维护八旗子弟血统纯洁性。
--
FROM 122.192.210.*
先不说你的论据对不对。法律不让杀人,小说里写了杀人犯是不是就是假小说啊?
--
FROM 36.1.83.*
至于你说的近亲结婚,我就放第一回的文字吧。作者明确说了,大不了假借汉唐年代。所以不要被你说的这些束缚自己。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先驳得妙!]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将世人欲驳之腐言,预先代人驳尽。妙!]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所以答的好。]又有何难?但我想历代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别致新奇,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
FROM 36.1.83.*
写杀人犯最终遭报应是法律支持的,写杀人犯如何杀人如何爽如何逍遥就是要被禁的。
红楼里那么多表亲结婚,如果写在明法律禁止的时代,是什么目的?要冒着被禁的风险?有什么必要性?难道影射明朝皇家都搞表亲?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不说你的论据对不对。法律不让杀人,小说里写了杀人犯是不是就是假小说啊?
: --
: FROM 36.1.83.*
--
FROM 223.104.41.*
我只能说,比起其他版友通过没有避讳玄字的情况推测小说创作时间在康熙之前这一说法,我更倾向认为小说中的这些情节似乎比不上没有避讳那么严重。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杀人犯最终遭报应是法律支持的,写杀人犯如何杀人如何爽如何逍遥就是要被禁的。
: 红楼里那么多表亲结婚,如果写在明法律禁止的时代,是什么目的?要冒着被禁的风险?有什么必要性?难道影射明朝皇家都搞表亲?
--
FROM 150.255.53.*
康熙名“玄烨”,按照古代避讳制度,“玄”字属于需要避讳的“御名”。具体规则是:书写时需缺笔(如将“玄”字最后一笔省略),或改用“元”等同义字替代(例如“玄武”改称“元武”,“玄学”称“元学”)。但在口语中,“玄”字的使用并未被绝对禁止,日常交流中说“玄”字并不违法,避讳主要针对书面文字(如公文、书籍、碑刻等),目的是体现对皇权的尊重。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能说,比起其他版友通过没有避讳玄字的情况推测小说创作时间在康熙之前这一说法,我更倾向认为小说中的这些情节似乎比不上没有避讳那么严重。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1.*
对啊,很多版本没有避讳,所以以此认为是康熙避讳令之前作成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康熙名“玄烨”,按照古代避讳制度,“玄”字属于需要避讳的“御名”。具体规则是:书写时需缺笔(如将“玄”字最后一笔省略),或改用“元”等同义字替代(例如“玄武”改称“元武”,“玄学”称“元学”)。但在口语中,“玄”字的使用并未被绝对禁止,日常交流中说“玄”字并不违法,避讳主要针对书面文字(如公文、书籍、碑刻等),目的是体现对皇权的尊重。
--
FROM 150.255.53.*
小说情节中的逻辑才是最能反映作者时代背景的,这要探究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里面的相关律法,世界观才是最真实反映的。
所以,我认为,不可能是明朝或清初写的,必然是允许表亲结婚以后写出来的。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能说,比起其他版友通过没有避讳玄字的情况推测小说创作时间在康熙之前这一说法,我更倾向认为小说中的这些情节似乎比不上没有避讳那么严重。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1.*
小说中明末影子几百上千条总是有的,而且文史哲多领域的造诣都是顶级,一定是汉家文化浸润出来的人所作,断然不会是一个包衣奴才所能写的出来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说情节中的逻辑才是最能反映作者时代背景的,这要探究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里面的相关律法,世界观才是最真实反映的。
: 所以,我认为,不可能是明朝或清初写的,必然是允许表亲结婚以后写出来的。
--
FROM 150.255.53.*
再举个例子,当年独生子女是不是国策?如果几百年后的人,在没有其他辅助信息的情况下,看到这个时期有人写很多人家里都养了好几个小孩,因此断定肯定不是1980-90年代人写的,因为不符合国策,这么推断真的合理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说情节中的逻辑才是最能反映作者时代背景的,这要探究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里面的相关律法,世界观才是最真实反映的。
: 所以,我认为,不可能是明朝或清初写的,必然是允许表亲结婚以后写出来的。
--
FROM 150.2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