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里面第一次提出了以下结论:
1、《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
2、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生于极富贵之家,后由于家境败落,成年后生活窘困
3、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时,或稍后。
4、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阔差;但后来家渐衰败,大概因亏空得罪被抄没。
5、《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的。做书的年代大概当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6、《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
胡适后又提出,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鄂续写的。
这些结论,就成为了红学的基础理论,一百年未变。乃至成为了文学常识,通过教科书灌输进了大众的脑子里。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