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复判词问题:
不否定判词结局是原著主旨。但是不是满足判词就满足原著的。必要不充分。
鬼本对判词的迎合过于生硬,林黛玉挂了,宝钗埋了,这就是大家觉得应该有的结局?
2.回复哪个是更合理的问题:
当我没有认定有更好的版本时,就不能批评这几个版本不好了?要说冰箱不制冷我还得自己是冰箱?
以上是我认为你的逻辑问题。
3.回复红楼人物,首先这个很主观,我认为确实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就我个人来说,我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黛是绝对的精神认同加悲悯,钗是欣赏加惋惜,凤比较中间略带批判也带有一定的欣赏,刘姥姥展示的是一种对底层人性的理解和包容,贾母比较中性,从人性上看让人敬重的慈爱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有思想的落后和局限。
但是对于所有的局限,作者没有大加批判,我觉得人性本也如此。
所以回到我为什么问你,不是因为我回避,而是我觉得前80和鬼本的差异巨大不需要我回复。倒是我想了解你们是怎么把这个转变看顺畅的。
【 在 rd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用判词判曲结局,去评判续书是否符合原著主旨,这是相对客观的标准,被你否定了
: 你提出了一个相对主观的标准:从字里行间看作者一直以来对人物的态度
: 首先这个判断方法就有问题,放着相对客观不顾,追求主观判断,这是不合理的
: ...................
--
FROM 120.2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