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助]疑难杂症案例分析
胀痛:为热、湿邪气
病位:表位四肢关节,并且位置不定走串,所以风为主,湿热为辅。
目前病位为表位,不知里病如何,如果有里病,应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症状叙述中没有,就当无里症。
表症的话,还要看否是有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无热有汗的可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发热无汗,说明热为寒气激发,所以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无热无汗,可能为天气等环境因素导致的风湿排不出去,可用防己黄芪汤。
症状叙述还是不全面,所以没法给出准确的病机判断。而且病程绵延,大概率有里病没有发现,比如陷胸汤症。
【 在 jerrywpf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新码字:
:
: 身体某处肿胀疼痛,2-3天后症状消失,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 ...................
--
FROM 112.42.5.*
是的,中成药
【 在 jerrywpf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您的回复,您说的大便不成型,人体不胖,都说对了。
: 附子理中丸是中成药吗?我去试试。
: 感谢!
--
FROM 183.194.175.*
好的,也请把西医的发过来参考一下。
【 在 jerrywpf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我回头整理一下
--
FROM 120.244.140.*
感觉还是气堵住了,可以尝试气功,也可以尝试身痛逐淤汤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
【 在 jerrywpf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新码字:
:
: 身体某处肿胀疼痛,2-3天后症状消失,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 ...................
--
FROM 120.204.148.*
你发舌相来看看呢?
四肢肿我经历过,那时候我130斤左右。
我那时候是肝胆郁结脾虚。
--
FROM 221.223.49.*
【 在 yin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发舌相来看看呢?
: 四肢肿我经历过,那时候我130斤左右。
: 我那时候是肝胆郁结脾虚。

--
FROM 124.204.78.*
开了5盒,按计划复用一次2颗,一日3次。
还有啥其他注意事项么?
【 在 longxing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中成药
--
FROM 124.204.78.*
发病的时候,发病的地方有时候能看出来红肿,有时候看不到,身体本身没有感觉到发热发汗现象。
本人体质容易出汗,晚上睡觉,也时常有盗汗的现象。
其他的里症不知道还包含哪些内容?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胀痛:为热、湿邪气
: 病位:表位四肢关节,并且位置不定走串,所以风为主,湿热为辅。
: 目前病位为表位,不知里病如何,如果有里病,应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症状叙述中没有,就当无里症。
: ...................
--
FROM 124.204.78.*
里症一般是腹部和下腹的症状,包括大便异常等。
盗汗说明有热。舌淡有汗,应该是桂枝症,所以附子理中丸可能不对症。
【 在 jerrywpf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病的时候,发病的地方有时候能看出来红肿,有时候看不到,身体本身没有感觉到发热发汗现象。
: 本人体质容易出汗,晚上睡觉,也时常有盗汗的现象。
: 其他的里症不知道还包含哪些内容?
: ...................
--
FROM 1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