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伯庸还是个历史二把刀
你不是说借贷么,借贷要有钱款往来的。现场就2人,但是人的关系很复杂,一查就查出来了。
很多事情并不是查不出来,而是你不够那个份让人查。重要人物就不同了,细节都查个底儿掉。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了啊
: 现场就2人,一个已经死了
: 何来多方呢
--
FROM 5.10.138.*
没法查啊
要能查,警察干嘛说不确定呢
反正摄像显示,俩人最后在车里,至于说了啥,不知道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是说借贷么,借贷要有钱款往来的。现场就2人,但是人的关系很复杂,一查就查出来了。
: 很多事情并不是查不出来,而是你不够那个份让人查。重要人物就不同了,细节都查个底儿掉。
--
FROM 219.236.112.12
我觉得偌大一个四川
有个姓荀的难道还有啥奇怪的?
荀攸爷爷辈的荀翌,算是那代荀家头牌名士,八骏里面仅次于李膺,就在四川做官多年(越巂太守)
留下些旁支在四川混饭吃合情合理
--
FROM 61.149.75.*
马伯庸是个网小作家,不是个x历x史x学者。写小说不需要考虑这些,内在逻辑自洽,符
合人性即可。他很多硬伤,但是起码是个大学生,比你逻辑感还是强多了。看看你这是
啥奇葩逻辑,因为陈x明x仁x是x国x军x的,所以陈x光就不能存在共x军x阵x营?如果将
军里没有姓赵的,所以电影里赵连长就不符合事实?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风起陇西》有很多硬伤。
: 比如人名字,荀诩是蜀汉的,糜冲是魏的。
: 实际上,颍川荀氏是北方儒学世家,基本都在曹操那。比如荀彧荀攸叔侄俩。家族庞大。而整部《三国志》,蜀国文武一个姓荀的都没有。
: ...................
--
FROM 89.187.180.*
1. 马伯庸出名不是因为他胡编,而是因为他的小说“充满着历史的细节”,他“熟稔历史”。所以,不能你享受着精通历史的名声,在违背历史时又以小说不是历史来搪塞。两头吃。再者,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问题。并不是指责马伯庸虚构,我前文已经提到,情节虚构才是历史小说的亮点,没有虚构何不去看正史,哪个历史小说都要虚构。但问题是不为情节发展服务,且不符合历史的细节,是毛病。
2. 三国志·蜀书未载任何姓荀的人物。所以在蜀国安排一个姓荀的,是非常突兀的。而在魏国,荀氏家族是赫赫有名的。更重要的是,荀诩在剧中是一个重要的间谍。间谍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能显眼,不能与众不同,不能引人怀疑非议。魏国间军司头目姓糜,蜀国司闻司间谍姓荀,就显得格格不入。
3. 你举陈姓为例,说明你完全没有理解到问题的关键。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伯庸是个网小作家,不是个x历x史x学者。写小说不需要考虑这些,内在逻辑自洽,符
: 合人性即可。他很多硬伤,但是起码是个大学生,比你逻辑感还是强多了。看看你这是
: 啥奇葩逻辑,因为陈x明x仁x是x国x军x的,所以陈x光就不能存在共x军x阵x营?如果将
: ...................
--
FROM 5.10.138.*
三国志·蜀书未记载姓荀的,不等于当时蜀国就没有姓荀的人。你的逻辑堪忧。
作为一部谍战小说,作者这样安排姓氏更具有讽刺意义。
作为一部虚构小说,纠结里面的姓氏实在没有必要。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马伯庸出名不是因为他胡编,而是因为他的小说“充满着历史的细节”,他“熟稔历史”。所以,不能你享受着精通历史的名声,在违背历史时又以小说不是历史来搪塞。两头吃。再者,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问题。并不是指责马伯庸虚构,我前文已经提到,情节虚构才是历史小说的亮点,没有虚构何不去看正史,哪个历史小说都要虚构。但问题是不为情节发展服务,且不符合历史的细节,是毛病。
: 2. 三国志·蜀书未载任何姓荀的人物。所以在蜀国安排一个姓荀的,是非常突兀的。而在魏国,荀氏家族是赫赫有名的。更重要的是,荀诩在剧中是一个重要的间谍。间谍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能显眼,不能与众不同,不能引人怀疑非议。魏国间军司头目姓糜,蜀国司闻司间谍姓荀,就显得格格不入。
: 3. 你举陈姓为例,说明你完全没有理解到问题的关键。
: ...................
--
FROM 222.129.96.*
你的逻辑太感人了。
1 剧中说没说荀X是颍川荀氏族人?即便是,你见过的颍川荀氏族人在曹魏任职,意味着
没有族人在西蜀任职?很多人在论坛吵架最硬气的论据是自己见识少,你不是第一个。
2 三国志有传的,是否包含蜀汉全部副处级以上公务员的姓氏?如果你坚持是,说说你
的理由。比如西蜀公务员考核提拔说必须进《三国志》列传的高级公务员同族才能上副
处?西蜀中组部有穿越的拿着名单。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马伯庸出名不是因为他胡编,而是因为他的小说“充满着历史的细节”,他“熟稔历史”。所以,不能你享受着精通历史的名声,在违背历史时又以小说不是历史来搪塞。两头吃。再者,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问题。并不是指责马伯庸虚构,我前文已经提到,情节虚构才是历史小说的亮
: 点,没有虚构何不去看正史,哪个历史小说都要虚构。但问题是不为情节发展服务,且不符合历史的细节,是毛病。
: 2. 三国志·蜀书未载任何姓荀的人物。所以在蜀国安排一个姓荀的,是非常突兀的。而在魏国,荀氏家族是赫赫有名的。更重要的是,荀诩在剧中是一个重要的间谍。间谍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能显眼,不能与众不同,不能引人怀疑非议。魏国间军司头目姓糜,蜀国司闻司间谍姓荀,就显得格
: ...................
--
FROM 89.187.180.*
蜀国没有有影响力的姓荀的人,荀氏家族在魏国是豪门望族,这是基本事实。
间谍恨不得改名叫张三李四。还没出场身份先让人起疑,这是败笔。
【 在 smiley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志·蜀书未记载姓荀的,不等于当时蜀国就没有姓荀的人。你的逻辑堪忧。
: 作为一部谍战小说,作者这样安排姓氏更具有讽刺意义。
: 作为一部虚构小说,纠结里面的姓氏实在没有必要。
: ...................
--
FROM 5.10.138.*
抬杠就算了,下次我给你找个工地。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太感人了。
: 1 剧中说没说荀X是颍川荀氏族人?即便是,你见过的颍川荀氏族人在曹魏任职,意味着
: 没有族人在西蜀任职?很多人在论坛吵架最硬气的论据是自己见识少,你不是第一个。
: ...................
--
FROM 5.10.138.*
对,这样说话才符合你的认知水平,第一句就这样来,我都不用费口舌教育你。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抬杠就算了,下次我给你找个工地。
--
FROM 89.18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