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宅门》家老大的说辞也不妥。
白家老大送了盒点心给母亲吃,结果母亲不吃。
白家老大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把点心给下人,然后居然说“拿去喂狗”。
“拿去喂狗”,显然不符合人物塑造的需求。
--
FROM 49.74.110.*
你怎么老挑刺?拿出喂狗不是很正常么?他只是个医生,而且有点愚孝,在家里忍气吐
声,憨厚,但在小伎俩上又玩不过老三,他这样的语言和行为符合他的性格特征,他又
不是圣人,这种语言恰好证明了他是人,不是圣人,人物性格饱满、、、
【 在 XQZS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家老大送了盒点心给母亲吃,结果母亲不吃。
: 白家老大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把点心给下人,然后居然说“拿去喂狗”。
: “拿去喂狗”,显然不符合人物塑造的需求。
: ...................
--
FROM 115.200.209.*
不是。你想想,他是愚孝,但既然是孝,母亲不喜欢吃不是很正常?为什么说出拿去喂狗的话?
母亲不吃,就恶狠狠地说拿去喂狗?这哪是孝?这不符合逻辑。
【 在 yy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老挑刺?拿出喂狗不是很正常么?他只是个医生,而且有点愚孝,在家里忍气吐
: 声,憨厚,但在小伎俩上又玩不过老三,他这样的语言和行为符合他的性格特征,他又
: 不是圣人,这种语言恰好证明了他是人,不是圣人,人物性格饱满、、、
: ...................
--
FROM 49.74.110.*
憨厚的人憋久了不但会骂人还会杀人的、、、欺负老实人要不得的、、、他这个层次的
人能做到只骂不冷暴力或者彻底不理他老娘已经不错了、、
【 在 XQZ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你想想,他是愚孝,但既然是孝,母亲不喜欢吃不是很正常?为什么说出拿去喂狗的话?
: 母亲不吃,就恶狠狠地说拿去喂狗?这哪是孝?这不符合逻辑。
--
FROM 115.200.209.*
但这显然已经不是孝了,而是不孝。
【 在 yy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憨厚的人憋久了不但会骂人还会杀人的、、、欺负老实人要不得的、、、他这个层次的
: 人能做到只骂不冷暴力或者彻底不理他老娘已经不错了、、
:
--
FROM 49.74.110.*
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孝?儒家讲孝,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没有当面甩脸子,在他妈面前爆发,直接砸
了点心对他来说就是孝了,他只是气不过,私下里说,我认为已经是孝了,很不容易的
,人物刻画的没问题
【 在 XQZ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这显然已经不是孝了,而是不孝。
--
FROM 115.200.209.*
私下里说,也不算太孝。关键他这也不算私下里说,是刚走出房门,连三爷也听到了。
因此,我认为这是电视剧的瑕疵。
【 在 yy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孝?儒家讲孝,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没有当面甩脸子,在他妈面前爆发,直接砸
: 了点心对他来说就是孝了,他只是气不过,私下里说,我认为已经是孝了,很不容易的
: ...................
--
FROM 49.74.110.*
为人子女,孝很难做的理论上讲的孝的、、不仅仅行为上,而且发自内心的,知和行难
以统一的,否则人人都是圣人了、、、老大是孝的,但又不是完美的,这才符合老大的
、、、另外你要看看老太太行为、、、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像老大这样普通人能把孝做
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我觉得人物刻画的很好、、、不跟你抬杠了哈,每个人认知
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保留你的观点哈
【 在 XQZS 的大作中提到: 】
: 私下里说,也不算太孝。关键他这也不算私下里说,是刚走出房门,连三爷也听到了。
: 因此,我认为这是电视剧的瑕疵。
--
FROM 115.200.209.*
子曾经曰过: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也就是孝这个东西也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在双方都可接受的程度内。如果要求绝对的孝,那不是孝,而是PUA。儒家从来也不会说PUA你也得受着。
孝这个东西可以扩张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
比方说领导和下属的关系。领导知道下属在背后说他坏话会生气么?
那就要看说什么坏话了。
如果是实质性的,对权威有伤害的,肯定要严厉处罚。
但如果只是受了气吐槽几句,那只要这个下属还是有用的,多半也就不计较。
为什么?
因为成就孝和服从的是双方,不是单方,是一种博弈过程,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
母慈对应于子孝。
母不慈的时候,当然要小小容忍子不孝一下。
如果这点都看不懂,建议继续学习。
【 在 XQZS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家老大送了盒点心给母亲吃,结果母亲不吃。
: 白家老大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把点心给下人,然后居然说“拿去喂狗”。
: “拿去喂狗”,显然不符合人物塑造的需求。
--
FROM 183.159.99.*
另外我想到一个例子,康熙和废太子的关系。
废太子一直在挑战康熙权威,但康熙都忍了。因为康熙明白废太子的心情,天下哪有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这事得怪自己活得太长。
但一直到废太子真的想造反,康熙才真的废了他。
这就说明孝这件事弹性很大,视具体问题而定。
父母觉得自己对不住孩子的时候,基本孩子有些事做的不好,也在孝的范畴内
【 在 skye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子曾经曰过: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也就是孝这个东西也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在双方都可接受的程度内。如果要求绝对的孝,那不是孝,而是PUA。儒家从来也不会说PUA你也得受着。
: 孝这个东西可以扩张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
: ...................
--
FROM 183.1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