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部优秀的影视剧背后,一定会产生一首或几首优秀的插曲,比如《搭错车
》一部电影诞生了《酒干倘卖无》和《一样的月光》等好几首经典歌曲。
在这方面,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堪称典范,每一部都贡献了传唱度极高的主题曲,比如
《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和《敢问路在何方》等。
其中,《西游记》可能是插曲最多同时也是插曲传唱度最高的四大名著电视剧了吧, 本
文就盘点一下央视《西游记》音乐那些事儿。
一、《百曲千折显真诚》
这是公认最早的《西游记》片头,这首《百曲千折显真诚》是王立平作曲,他当时也正
在给《红楼梦》创作,因此精力有限,而整首曲子虽然很规整却并不是杨洁想要的感觉
,最终她选择了当时没有名气的许镜清来作曲。
这首歌唱家吴雁泽演唱的《百曲千折显真诚》只用了几集就下线了,现在听起来,里面
似乎还有点儿《少林寺》的味道,当年《西游记》没少借鉴那部电影,比如一些打斗的
拟音就是直接从《少林寺》里摘出来的。
二、《云宫迅音》
这首纯音乐曲子一开始并没有名字,所谓《云宫迅音》其实是剧迷取的,许镜清觉得很
好听就直接用了这个名字。
现在都说《云宫迅音》是我国最早用在电视剧里的电子音乐,其实该剧里比这个诞生更
早的电子音乐是《快乐的花果山》,就是孙悟空大宴群猴的配乐,也很好听的,杨洁就
是从那首曲子发现许镜清这个人才的,当年竞争《西游记》配乐的作曲家有十来个,许
镜清大概是名气最小的那个,结果被杨洁一举相中。
《云宫迅音》光听曲子就够厉害了,如果配合《西游记》片头画面将会更经典,那是杨
洁亲自操刀做的剪辑,几乎每个镜头都和音乐非常合拍,说《西游记》的片头是我国影
视剧行业三十多年难以超越的经典并不算夸张。
《云宫迅音》里有两段女高音,来自于女高音歌唱家邓韵,她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
第一位中国学生,也是首位签约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中国歌唱家。
《云宫迅音》取代的片头曲正是《百曲千折显真诚》。
三、《生无名本无姓》
这是第三集《大圣闹天宫》里最早的插曲,现在在通行的央视版《西游记》里已经听不
到了,原唱是王小青,在第一次前11集连播时采用的是这首歌,作曲是许镜清。
四、《大圣歌》
在《西游记齐天乐晚会》上,胡寅寅第一次演唱了这首《大圣歌》,之后在《西游记》
25集整体播出时,《生无名本无姓》换成了《大圣歌》,这也是我们听到次数最多的版
本。
演唱者胡寅寅是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比那英、刘欢红得早,走出国门更早,可惜的是
他后来因为公司经营困难开始诈骗,结果1994年被判入狱十五年,可惜了。
五、《他多想是棵小草》
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丁小青,这也是《西游记》前11集连播时的歌曲,《困囚
五行山》一集中的插曲。
女声演唱的歌曲抒情比较到位,因此催人泪下的效果更好。
六、《五百年桑田沧海》
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郁钧剑演唱,也是在《齐天乐晚会》上首次演唱的,后来在25
集整体播出时替换了前11集连播时的《他多想是棵小草》,整体效果上和前歌不太一样
,前歌更为婉约催泪,这首歌更为励志和不屈。
七、《走啊走》
《困囚五行山》末尾,唐僧告别李世民走上取经路时的插曲,在1986年11集版本中,这
里只有配乐没有插曲,到1988年25集播出时,换成了周立夫演唱的《走啊走》插曲。
八、《吹不散这点点愁》
又是一颗催泪弹,第10集《三打白骨精》的末尾,唐僧赶走孙悟空一段的插曲,郁钧剑
演唱。
这首插曲也有两个版本,1986版里猴子和沙僧的对话是清晰可闻的,猴子让沙僧以后碰
上事儿就提他的名字。到1988年版时,所有的对话都被插曲覆盖,所以到第11集时猴子
埋怨猪八戒怎么不提自己名字时显得有些突兀。
九、《女儿情》
这首歌的作词是杨洁,本来是阎肃,但阎肃没体会到杨洁对这一集的设计思路,因此杨
洁拿到歌词之后就自己修改,改来改去几乎全成了杨洁的词,所以最后许镜清申报音乐
版权时就直接填了杨洁作词。
演唱者是吴静,她曾经是一名印刷厂的工人,被王昆发现歌唱天赋,之后成为王昆的学
生并且进入著名的东方歌舞团。
这首歌也有过变动,在1986年版里女儿国国王和唐僧的对话是可以听到的,老实说确实
影响到了歌曲的效果,后来的版本里插曲覆盖了对话,结果这首歌就脱颖而出了。
十、《相见时难别亦难》
《趣经女儿国》的末尾插曲,和《女儿情》同一个曲调,只是歌词不同,作词是阎肃,
演唱者依然是吴静。
相对来说,笔者更喜欢这首歌,虽然没有《女儿情》那么有名,但这首歌里那种淡淡的
分别忧愁特别打动人。
十一、《晴空月儿明》
《扫塔辨奇冤》一集中唐僧扫塔时的插曲,作词阎肃和杨洁,作曲许镜清,演唱者迟重
瑞。迟重瑞是京剧世家,唱个禅意浓厚的歌曲不在话下。
有意思的是,该首歌最早的歌词是“晴天月儿明”,杨洁给改成了“晴空月儿明”,后
来迟重瑞在很多活动中都演唱了这首歌,他居然两个版本都唱过。笔者认为,还是“晴
空”更好一些,而且央视正式播出的版本里也是“晴空”。
十二、《何必西天万里遥》
《误入小雷音》一集中杏仙跳舞一段的插曲,演唱者也是吴静,曾经在《齐天乐晚会》
里率先登场过。
这首歌曲调活泼、声音灵动再配上杏仙的容貌和舞蹈,是《西游记》里比较经典的伴舞
插曲。
十三、《天竺少女》
之所以不敢说《何必西天万里遥》是《西游记》最好的歌伴舞,就是因为有《天竺少女
》的存在,没办法,这首歌后来太火了,成为很多学校女生跳印度舞的首选配乐,也被
很多歌手无数次翻唱过。
这首歌作词是阎肃,许镜清曾经问他,“沙里瓦”到底是啥意思,阎肃解释说就是一个
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思,就跟咱们的“咿呀芽儿呦”类似。
这首歌和李玲玉真的是天作之合,李玲玉当年正在东方歌舞团,她主攻的方向就是东南
亚歌舞,再加上她类似印度女孩酸酸甜甜又带着一点儿沙哑的嗓音,不论是跳还是唱都
非常出色,一举让李玲玉红遍东南亚。
十四、《青青菩提树》
这是最后一集三首歌的第一首,唐僧在菩提树下打坐时的插曲,演唱者乍一听像是关牧
村,其实是李静娴,她们的声线有些相像都是女中音。这首歌佛教味道浓厚,和场景、
剧情非常贴合。
十五、《无底船歌》
唐僧过河时撑船人唱的歌,演唱者是叶矛,八十年代有名的歌手,经常和廖莎搭档,他
在《红楼梦》唱了《红豆曲》,在《三国演义》里唱了《孔明出山》。
十六、《取经归来》
这首歌的词作者并不是阎肃,而是《西游记》的编剧之一戴英禄,《取经归来》算是一
首总结性的歌曲,是对《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总结,也是对《西游记》剧组辛苦六年多
的拍摄总结,所以你品这首歌的歌词时会发现,把这首歌套在《西游记》剧组身上一点
儿问题也没有,因此该首歌也是杨洁导演最喜欢的插曲之一。
十七、《敢问路在何方》
如果说《取经归来》是对取经和拍摄系统性的总结,那么《敢问路在何方》就是这个总
结的升华,所以这首歌的名字也被“西游人”经常使用,杨洁导演的第一本回忆录就叫
《敢问路在何方》。
这首歌本来是按照男声写的,但一开始片头曲《百曲千折显真诚》演唱者是男声吴雁泽
,据说当时有个规矩,片头用男声那片尾就用女声,因此该首歌在最早的11集连播时是
由张暴默唱的,效果也不错。
后来《西游记》片头曲换成了《云宫迅音》,因此片尾曲也可以换男声唱了,许镜清找
了年轻的刘欢还有崔健等人来试唱,虽然他看中了未成名的刘欢但被杨洁否决,而剧组
找李双江也不顺利,最后在录音棚偶遇蒋大为才决定让他试唱,蒋大为也没想到,因为
当时张暴默的版本已经唱红了。不过最终《敢问路在何方》还是花落蒋大为,在1988年
25集整体播出时片尾曲全部换成了蒋大为版本,一直到今天。
除了这些插曲之外,许镜清还为《西游记》写了很多背景音乐,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猪
八戒背媳妇》,其实最早那段音乐应该叫《官封弼马温》。
此外,《西游记》还有原声带以及《齐天乐晚会》等场合,许镜清和阎肃也写了一些作
品,比如《猪八戒之歌》、《唐僧抒怀》、《王母咏叹调》等,只不过流传并不广所以
不为大众所熟悉。
综上,《西游记》如此多的插曲中,传唱几十年的经典作品并不少,那么中间谁受益最
大或是最大赢家呢?笔者认为应该是蒋大为,他一首《敢问路在何方》唱了几十年,几
乎成为最知名代表作,在中间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在这方面李玲玉、吴静、迟重瑞也有
受益但远不能和蒋大为相比。
可惜的是,这些插曲的作者许镜清、阎肃,还包括部分插曲的作者杨洁、戴英禄等人并
没有从这些音乐里获得多么大的收益,比如许镜清的名字直到近些年才被观众所认识和
熟悉,这可能也是经典的遗憾吧。
--
FROM 113.1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