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央六电影学院对张译这次的演技的说法,还有这篇:
想了想给张译也写一段。
是这样的,互联网上主流分析演技的方法,都偏向于强冲突情节分析,强调巨大的情绪铺垫面前去抠演员的设计和刻画。
而角色最关键的是整体完整性,而不是片段式。
狂飙里张译的安欣其实非常非常不好演,首先这个角色是丝毫没有爽点的,没有爽点就意味着以明面上的高光戏来收获观众是很难的,很多演员其实看到这种角色以后就不喜欢选了,吃力不讨好。
但是他选了,一个很简单的点,安欣的戏份断断续续的存在于他自己的回忆里,在回忆中间高启强的高光戏很多,但是安欣的情绪是逐渐走下坡。原来孟德海和安长林还在的时候,他还能犟,还能撒娇,还能叛逆,最后他一点一点的强化忍,忍中带着坚持,角色的情绪从最开始的化外到后面的内敛,呼应第一集开头见到指导组的无动于衷。
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失望了很多年,他见到了太多人死,太多人走上歧途,他怕一不留神又把无辜的人送上歧路,他的平静之下隐藏着多年情绪的积累。其实当你坚持了一件事20年,你也会累的,虽然原则不能变,但并不意味着人的情绪一直是延续性的。
39集狂飙,张译的安欣在每一集里的状态,你都可以对应到他具体的时期。整个划分问孟德海安长林还在的初期,他还有冲劲,到两人离开,师傅死后,他的坚持和外界格格不入,但是他没放弃,到李响死后面对同事的眼光,他调离了另一个部门,在得知陆寒死后又是不一样的。
安欣的角色是完整的,张译的本事并不只是局限在那个警戒线的细节设计里。一个演员真正的实力,是在不知道后期导演和剪辑的叙事基础上,能够保证角色的完整性。
狂飙其实有两种剪辑方式,现在的剪辑方式是倒叙,以安欣的视角插入,把指导组提前,再倒回到20年前开始讲;其实剪辑为正序也可以,但是指导组的存在感就削弱了,一直等到最后才出场,“必须要打黑拔伞”的核心主题不能强化,从一开始就点题,是必须要把指导组提前的作用。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叙事视角,这个讲述的过程都是按照年份断开的,在这中间保证角色的人物完整性,情绪上下衔接到位,这才是一个演员对于角色塑造最见功力的地方。
评价演技,其实核心的标准是:角色完整度。从剧本到成片,演员完成了多少,传递给了观众多少。不是一场戏论演技,演员表演贡献的是角色,不是表演课。
PS:安欣身上最大的点就在于外界所有的变化,强加在他身上是遇到反弹的。当所有人都默认为高启强崛起理所应当,附庸高启强非常正常的时候,安欣一个人在逆水而行。
--
修改:dykiamy FROM 219.142.145.*
FROM 219.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