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邻居们都跑到我家看电视,渴望特别火。我妈最近点名看,我跟着捡着看了点《渴望》,人物刻画特别好。
男主王沪生是一个小男孩,父母和姐姐照顾得太好,不独立不自主,只会听话。在和女一接触交往期间,初恋回来跟她告白邀请他一起回福建农村,他明确是同意复合但不愿意去福建,于是才和女一继续交往——脚踏两条船,是因为他自己压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吧。之后的生活,也基本上都是听人摆布的。电视剧里的设定,他是一个positive father 和positive mother的complex。
女主慧芳,是一个positive mother,父亲缺位的设定,和大成(我认为算是)交往没有挑明、不明不楚,在王沪生出现之后立即就被王沪生迷恋住,结婚、生子、照顾一大家子,就跟保姆似的,过于善良,对别人没要求,没边界,还会牺牲自己成全自己的丈夫和又再次回来的他初恋——太傻。
那个初恋,竹心,走了,又回来,她留在男主一家人旁边,这大概是因为心里有男主,甚至嫣然家里女主人,也是过多地参与了“与自己不相关的人”的人生,阻碍了男主王沪生作为人的成长。也是这个过程,她可能(只是可能,电视剧没交代那么清楚)看清了这个王沪生的不长进,并逐渐放下了吧。电视里,她更多是因为愧疚(因为她回来,女主和男主才离婚的,她知道女主是为了成全她才离婚的)留下来,留着留着就留了很久,照顾这无能的男主及其一家,尤其是因为她而失去了父爱母爱的小男孩东东,却送上了自己十来年的年华,直到最后出走美国。和东东倒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个大姐,小芳的姑姑,也是小芳的生母,拎出来看是一个特别独立、有主意、忠于爱情、专业精进的独立女性,放在家里看,为了弟弟(无能,而去干涉,主动出击)去说服大成退出追求慧芳,就显得没啥人情味,非常自私,为了爸爸又能随时处处喊着让弟弟让步和妥协。她却没有在该承担和付出的时候——比如她妈妈去世前,她弟弟刚结婚艰难度日的日子里,她爸爸回来前一家人打扫房间,东东和小芳丢了的时候她一直在家里照顾爸爸却从来没有上街找过——付出过,是一个真的只为了自己的人。美其名曰为了爸爸的,大概也是为了她自己。而在对小芳的问题上,万万没想到作为一个丢失过孩子的母亲却会嫌弃、不喜欢一个野孩子,而因为孩子不喜欢她她就不喜欢孩子,也有赌气、任性和不成熟的一面。
好在最后经历那么多事,都成长了,血的代价。
电视剧很动人,我却不明白那么多曾经相爱过的人是怎么那么肆无忌惮地纠缠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日常生活中经常见面,甚至掺和、照顾彼此的生活。大概这样的事情,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2.1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