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两束光可以通过叠加的方式得到一束更强的光吗?
【 在 liu7894 的大作中提到: 】
: 波动理论 还是 光量子理论 都能解释你说的现象,
: 但是首先你要明确 你所谓的更强 指的是什么。
:
是指光强
不能拿水波的干涉来类比光的干涉,要是那么简单的话,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也不至于争论了几百年了,还有光速不变
--
修改:md2006 FROM 223.79.50.*
FROM 223.79.50.*
那你说说光强的概念是什么?
在波动学中,光强的概念。
光量子理论中光强的概念都是统一的。
波动学中,光强指的是光波振幅的强度。光量子理论中,光强 指的是单位面积上的通过光子的数目。
相干波中的暗条纹处,是光波振幅小的地方,量子理论中 是指光子通过的数目少。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指光强
--
FROM 223.104.43.*
有点绕哈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451-4」
: 光产生的效果可以叠加,而光自身不能叠加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451-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 在 liu7894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说光强的概念是什么?
: 在波动学中,光强的概念。
: 光量子理论中光强的概念都是统一的。
: ...................
在光的波动学说中,光强是说光是一种振动产生的波动的强度,即振幅;而在光的粒子说中,光强是指光通量,怎么能说二者是统一的呢?
我所说的光不可以叠加增强是指两束光不会因为合并(聚焦)在一起而增大光通量,因为光线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其所占用的空间也在相应地增大,即光密度不变,这有点反直觉了,反直觉的原因是这种现象不易观察得到。
光的波动学说对光强的解释应该是错误的,进而对光的衍射和干涉的解释也存在问题。对光强的解释应该回到粒子说上去,也就是用粒子说去解释光强才是正确的,这就像是不能用水的波动去解释水的密度一样
--
修改:md2006 FROM 223.79.50.*
FROM 223.79.50.*
【 在 zxqny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点绕哈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451-4」
是有点绕。
打个比喻:一个灯泡不能很好的照亮一间屋子,两个灯泡就可以,这就是光产生效果的叠加,但你不能说两个灯泡的光线合并在一起照亮了整个屋子
--
FROM 223.79.50.*
好像是一个意思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451-4」
: 是有点绕。
:
: 打个比喻:一个灯泡不能很好的照亮一间屋子,两个灯泡就可以,这就是光产生效果的叠加,但你不能说两个灯泡的光线合并在一起照亮了整个屋子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451-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阿基米德烧船帆是这项实践吧。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以及振动方向一致的光源就是相干光源。
: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源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始终削弱的光学现象。问题:真的是这样的吗?
: 先做一个实验:在超真空中的一侧发射两束强激光(相干光源),如果让它们同时照射超真空中的一个点,那么通过这个点的激光是会增强或减弱呢,还是不变?
: ...................
--
FROM 223.104.41.*
光的波动说 对于大量的光子来说是对的。只有对单一或少数的光子来说,光的波动说才会退化到光量子理论。振幅大,说明光子多,振幅少说明光子少。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光的波动学说中,光强是说光是一种振动产生的波动的强度,即振幅;而在光的粒子说中,光强是指光通量,怎么能说二者是统一的呢?
: 我所说的光不可以叠加增强是指两束光不会因为合并(聚焦)在一起而增大光通量,因为光线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其所占用的空间也在相应地增大,即光密度不变,这有点反直觉了,反直觉的原因是这种现象不易观察得到。
: 光的波动学说对光强的解释应该是错误的,进而对光的衍射和干涉的解释也存在问题。对光强的解释应该回到粒子说上去,也就是用粒子说去解释光强才是正确的,这就像是不能用水的波动去解释水的密度一样
--
FROM 124.127.68.*
其实我最奇怪的是 为什么单一光子的频率 和大量光子的波动频率一样。而单一的光子的频率 是怎么测试出来的呢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451-4」
: 是有点绕。
: 打个比喻:一个灯泡不能很好的照亮一间屋子,两个灯泡就可以,这就是光产生效果的叠加,但你不能说两个灯泡的光线合并在一起照亮了整个屋子
--
FROM 124.127.68.*
【 在 liu7894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最奇怪的是 为什么单一光子的频率 和大量光子的波动频率一样。而单一的光子的频率 是怎么测试出来的呢
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受他的启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即
E=hv
这个学说以后就叫光量子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那里,光子是指一份一份的光,频率是说在一秒钟的时间里能发射多少份的光,并不是指像电子、中子、质子那样的粒子。这就像是机枪的点射,而一个点射可以打出多发子弹,对于光子来讲就相当于一个点射打出子弹的集合,不是指一颗子弹
--
FROM 223.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