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样。平均结合能就等于结合能除以核子数。百科里面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
平均结合能=(质子数*质子质量+中子数*中子质量-实测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小学数学随便推导下就行了。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知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依据原子核所包含的核子数得出该原子核质量的理论值,并用这个理论值减去实测值,最后用这个质量差与光速c平方的乘积除以核子的数量,所得的结果就是该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也叫比结合能。
: 知道了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就可以用裂变或者聚变之后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的数值差乘以核子数来计算核裂变与核聚变所释放能量的多少。——以上说法源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经福谦先生的科普文章。
: 为什么说这种计算方法值得商榷呢?个人认为:大多数原子核(尤其是重核)的生成并不是由质子和中子直接合成的,而是一个由质子、中子到轻核再到重核,是一个先易后难的过程。同样,核的裂变也不是直接粉碎成质子和中子。在计算核能的时候,还是倾向于全部用实测值更好,以铀2
: ...................
--
修改:templarsf FROM 112.117.50.34
FROM 112.117.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