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是老前辈,是我大哥;爱因斯坦也是前辈,是我二哥,我是他们的三弟。以下是我们哥仨之间的一次对话——
老三:大哥二哥,求求你们露出原形吧,告诉他们别再折腾了,地球人都快让你们给整出精神病来了。尤其是二哥,差不多得了。
牛兄:三弟你说啥呢?闭嘴!我劳心费神的整出万有引力定律来还不都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天体的运行。就拿月球来讲,要是没有俺的万有引力,月球绕地运行的向心力由谁提供?
老三:大哥息怒,你听小弟给你编,不对——是解释.说真的,我很欣赏您的F=ma(倒过来就是看ma=F),由此再向前一步就是G=mg(关于g,伽兄已有论述,这里不用再讲).沧海桑田,时移世易,咱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然您提到月球绕地运行的向心力问题,这还得从它的出身说起:在那个地球的初始年代,月球就是从地球上长出来的一个大瘤子,那时地球的重力加速度还很小,而自转速度却很大。终于有一天在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原始月球被甩出来,继而环绕地球运行,维持这个环绕运行的向心力就源自那时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因为它原本就是地球的一部分,就像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一个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动。
牛兄:你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大哥我还是要问:现在月球绕地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啥又遵循着平方反比律的关系呢?难道说这是一个巧合?
老三:这或许真的就是一个巧合,要不拿整个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数据计算一下试试,看是不是都这样?当初地月分离的时刻,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刚好就是现在月球绕地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咋就这么巧呢?真是造化戏弄人,要不您也不会创立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了,止步于G=mg就够了。
牛兄:老二,你也说说你那个引力场方程呗?什么时空弯曲,我咋就转不过弯来呢?
爱兄:哈哈哈,你转不过弯来就对了,我在逗他们玩呢!既然是玩那就玩他个高大上,不这样哪个会陪你玩?只数学工具就能让绝大多数人闭嘴,现在的zha男都能把深沉玩的炉火纯青。不过话说回来,等效原理倒是真的,从微观上探寻引力之源最终是会把人引入歧途的,可惜没人在意这个,人们更喜欢高大上的东西,要不咋显示自己有学问呢?
爱兄:老三,听说你也整了个叫什么“万有引力本源的新探索”的东西来蒙人?全文就三千来字,你不觉着太少了一点?
老三:三千字还少?我咋觉着30个字都嫌多了呢?拿一二指宽的纸条,上面写道:从F=ma到G=mg(g是地心跳动的加速度)——这样就够了。再找一些包卷烟的锡纸来,一层一层地包起来,就卖五毛钱一份。
爱兄:牛兄,老三,找个时间叫上伽兄,咱们聚聚,一边打打麻将一边青梅煮酒可好?
牛兄:我看行!
老三:我喝酒不行,上头,打麻将不会。三弟我呀,——家传秘方,专治刺挠,五毛一份,五毛一份......
画外音:五毛一份,五毛一份,......——望着老三渐行渐远,老大和老二怅然若失。老大对老二说,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老三不像咱俩,他读书少,没上过大学,就像个孩子,整不出花样来,也只能这样了
--
FROM 223.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