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层电荷来解释超级电容的大容量似乎不够准确,双层电荷只能让电容量倍增,而超级电容与普通电容相比较,容量增加了5-6个数量级。真相或许是这样的:
在低电压和有电介质隔离的情形下,电解质不会发生电解反应。充电时,电荷既可以存储在电极上,又可以大量地存储在电解液中。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电场的存在,电解质发生极化,从而能够吸附更多的电荷。通常情形下,电荷只能吸附于导体的表面,导体的表面积很有限,故吸附的电荷不会太多。而超级电容器中极化后的电解质粒子可以让导体的表面积极大地增加,因而可以大大增加电容量,普通电容和超级电容相比较就像是平面车库和立体车库的区别。
还有,超级电容不能取代锂电池与其较低的耐压性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原因还是电容量太低,2-3伏的电压串联起来够用。假如在现有基础上超级电容的能量密度再增加十倍,那么取代锂电池指日可待
再说超导,因为电荷习惯于沿导体的表面运动,所以一般导体的导电能力受限,过多地增大导体的表面积是不现实的。而超导体在临界温度下,物质结构发生改变,原子或者分子发生收缩分离,使电荷也可以进入导体内部运动,类似于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这样还直接避免了正负电荷相遇后发生对撞产生的电流的热效应,此时,正负电荷相遇后全部转化为磁效应,即完全抗磁性,所以说超导体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尝试用超导体作为电容或者是超级电容的电极如何?
--
修改:md2006 FROM 120.225.241.*
FROM 120.2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