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讲,地震学应该算是物理学的延伸和分支,是物理学的一部分。
发现没?近十数年来,每当大地震之后,已经很难看到地震学家的身影,很少再有地震学家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一个汶川大地震就让人诟病“震前啥也不知道(两眼一抹黑),震后啥都知道”,让自己灰头土脸的事谁愿意再干?人都是要脸面的,哪个还愿意自取其辱呢
全世界的地震学家搞了一百多年的地震预报,却从未真正意义上预报过一次大地震,无论是长期、中期,还是短临预报。无奈之下,一些人将希望寄托于那些鸡鸭鹅狗们,它们若是能言,一定会说:俺们要是能有那本事,就不会一直在菜单上了
为什么要说现有的引力理论阻碍了地震学的发展呢?原因就是,从地震的成因上来讲,无论主流的板块学说,还是其它的非主流观点,其实都找不到地震的动力学来源。至于主流观点认为的,地壳板块间的挤压运动造成地壳应力的释放是地震的动力来源的说法,既含混又勉强。地震是某种能量的突然释放,类似于核爆。而地壳岩层的挤压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这样的说法完全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来验证一下:将两块巨石通过机械挤压的方式,看是否会发生岩石的爆裂?大概率会是一个缓慢挤压碎裂的过程
以现在的工程技术,钻一口深达万米的钻井都已经不是太难,而面对一个震源深度只有几千米的浅源地震,震前却一无所知,束手无措,这不应该呀
一百多年来,面对地震成因的各执一词和地震预报的碌碌无为。私下认为,地震学家们不应该背这个锅,因为问题的根源出在物理学上。人们将物理学上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引力学说置于一个绝对的统治地位,该学说认为地心不动。在此学说之下,地壳岩层越完整就越稳固,越破碎就越脆弱的观点大行其道,而现实是整块巨石是非常罕见的,以地球之大,几乎找不到一块百米见方又没有裂隙的巨石,崂山、泰山和黄山莫不如是。由此可见,对地壳来讲,岩层越是破碎就越稳定,就像铁道路基上的小石子一样。(详情见《构造地震的成因和预防》一文)
--
FROM 112.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