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行星第二定律说,行星环绕运动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这一定律的物理意义是说行星的环绕运动一个变速运动,接近太阳时速度加快,远离时变慢。
第三定律就是大名鼎鼎的r3/t2=k,而第一、第二定律告诉人们,r是一个变量,t是一个恒量,一个变量的三次方与一个恒量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当年开普勒是咋给r取值的呢?——大概用的是平均值,这也太粗糙了吧?一个数值的三次方和二次方会进一步放大原有的误差
这样的误差值别说是基本定律了,就是工程技术上的经验公式也不敢用。建一座摩天大楼,如果说混凝土框架倾斜了5度,尽管还没有比萨斜塔的倾斜度大,但这样的大楼你敢住吗?打个比喻:假如身高取1.5-1.6米,年龄是15岁,然后你跟我说身高的三次方与年龄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我哭死呢,还是笑死?虽然不懂张量分析,也没见过黎曼几何,但咱是全程学完了算术的
--
修改:md2006 FROM 112.9.186.*
FROM 112.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