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huawodg 的大作中提到: 】
: 将一个处于临界温度的超导体直接短接到一个最大电流等于其临界电流的电源上,是一个非常危险且几乎注定会失败的实验。由于自生磁场效应、电源过冲、接头发热等多种现实因素,超导体几乎会瞬间发生淬灭,失去超导状态,并可能因此而损坏。
: 改变导线长度不会改变是否发生淬灭的判断,但会影响淬灭后的破坏程度。 在这个场景下,更短的导线可能面临更剧烈的能量释放。
真是这样的?那敢情好
超导体的最大特征不是能够承载大电流,而是在临界电流之下不会发热,也就是说,此时的电流只有磁效应,没有热效应。我想验证的是:电阻是否真的就是电流产生热效应的原因?
普通的铜导线在水冷的情形下同样可以承载大电流,一点也不比超导体弱,甚至更强,超导体还有一个临界电流的限制
让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触放电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雷电也是这如此,难道说这些电生热都是因为电阻的存在?
--
修改:md2006 FROM 223.79.30.*
FROM 223.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