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年前的清光绪三十年(公历一九零四年)是龙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如日俄战争爆发、华兴会成立、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举办、邓小平出生等等,但是对于我们家来说,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奶奶的出生。据说属龙的人具有很强的奋斗性,生命力极其顽强,这一点从我奶奶的经历中也能看得出来。
奶奶是大家闺秀,从小识文断字,长大之后嫁到了门当户对的我家。爷爷是家里的二少爷,之前娶过一个妻子,没有生孩子就去世了。奶奶进门后,一直和前房奶奶的娘家走动密切,我小的时候还去做过客,对方非常亲热,和奶奶的亲娘家差别不大。那时候我家还是大家族住在一起,奶奶伺候公婆、相夫教子,为人爽朗大气、做事能干,和妯娌们相处都很融洽,长辈们对她赞誉有加,平辈小辈都很敬佩她。
家里的生活虽然平静,但是外面已是世事如棋、战祸连年。日本占领东北之后,成立了伪满洲国;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在辽西对峙三年;一九四七年东北全境解放,同年我们那里开始打土豪分田地;之后是灾荒、三反五反反右派;一九六六年开始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在历史的洪流之下,个人的命运也被裹挟其中,磨难重重。
奶奶小时候,曾有很多算命先生为她批过“八字”,说她“扫帚星照命,命犯八大败,操心费力颠沛流离一生,晚年贫困交加,过六十岁后凭借儿女之运或可生存”等语。奶奶为了改变命运,在结婚后宁可不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动有人侍候的少奶奶生活,而是集一切资金举半生之力,购置不动产,买了很多房屋、土地、山场和树林,目的是有这些物业,不但她老了不能受穷,而且子孙生活也有靠。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九四七年冬,土地改革风暴席卷全国,奶奶耗费三十多年置办的家业一夜之间化为泡影,她梦寐以求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偌大的产业,只留下一个长一尺半、宽一尺的小木桌子(这个桌子我见过,曾做过我的小书桌)。命运造化弄人,在劫难逃,一至于斯!这些事情后来奶奶很少提起,只记得有一次和奶奶去赶集,中途在路边的大柳树下歇脚,奶奶指着旁边漫山遍野的大地,笑着告诉我这些当年都是她的土地,这几棵柳树就是她亲手栽的.......
那个年代,我们家属于地主成分,整天被批斗来批斗去。有一次,村里那些人说我们家藏有大烟土(根本子虚乌有),把奶奶抓到队部,吊起来打了一顿,第二天才放回来。生存条件越来越恶劣,奶奶却从未意志消沉。我爸爸说从他刚记事起,奶奶就指点他背诵默写《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再大些就让他读《中庸》《论语》,还常常告诫他:“立德、立功、立言”处事为人的基准。如“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若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后来我爸爸努力学习,虽然受成分的影响,还是顺利考上中学。虽然当时刚经过三年灾荒,可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奶奶还是咬牙说:“千难万难也要供孩子念书,不念书就永无出头之日。”走东串西,四处借贷,终于凑足了学费,供爸爸去县里读了中学,初中毕业后爸爸上了师范学校,再后来做了教师,算是有了自立的能力。爸爸妈妈成亲后,觉得老家呆不下去,就带着奶奶去别的地方教书,走了好几个地方。奶奶十四年没有口粮,一家人相依为命,直到后来政策好转,才又回到老家,重新安定下来。
奶奶生性豁达,对那些曾经欺压过她的人并不放在心上,我小时候这些人偶尔还会到我家里来串门,奶奶也像对待其他乡亲一样。奶奶对待家族的子侄们很关心,经常照顾他们,有人做了出格的事情,奶奶就一顿臭骂,他们心服口服,不敢再犯。村里有人去世,就算不是亲戚,奶奶也会拿一些黄表纸去吊丧,送别一程。岁月流逝,奶奶成了家族年纪最大的长辈,也是村里的耆宿,所有人都非常尊敬她。每年过年,到家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排着长队走进来,一个一个给奶奶下跪磕头说过年好。奶奶笑眯眯地坐在炕上,说:“不用磕头不用磕头,见面就发财”,爸爸妈妈在一旁照应,聊天迎送,我们小孩子则在旁边嬉笑玩闹,是其他人家都没有的盛况。
我们四个兄弟姐妹,都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我是在老家出生的,记忆中的奶奶总是慈祥地微笑,手里忙个不停:做饭菜做家务做衣服,给我们讲故事、收拾园子.......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她一起种豆角,她忽然慨叹说:“要是过去,你就是千金小姐,坐在绣楼里绣花就可以了,不用做这些事情......”现在想来,也许她当时想到了她年轻的时候。我慢慢长大,家境也蒸蒸日上,记得爸爸当上全国优秀教师,把奖章拿回家那天,举家欢腾,奶奶特别高兴,还说起当年爸爸出生时她梦见星星入怀的逸事。后来我考上了清华,录取通知书下来,奶奶开心的不得了,笑成了一朵花,在村子里四处串门听别人的赞誉之辞。
奶奶很关心时事,晚上经常把收音机放到枕头边听新闻,偶尔会和我讲:“当官也不容易,联合国那个德奎利亚尔(时任秘书长)最近可恼燥了~”。虽然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但奶奶仍孜孜不倦地做一些致富的尝试。比如春天买好多小鸡,养大之后卖掉;比如用黄色红色的布做可爱的布老虎去卖;按照旧医书上的记载,手工制作“五雷通天膏”来卖(我还帮她画过穴道小人,病人可以按照症状贴敷到不同部位)......卖膏药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远近很多人都慕名来买。
奶奶是九十四岁那年的正月初八去世的,当时我们都在她的身旁。奶奶的丧事办得很热闹,来了很多很多人,因为是喜丧,村里的小孩子们也都跑来跑去地玩耍,一点都不害怕。就这样,奶奶的故事结束了,不过我们每年都会去看她,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我的微信公众号:ruoye。:P
--
修改:ruoli FROM 114.249.213.*
FROM 114.24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