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前的最后一个朋友圈
聊个敏感点儿的话题:「两性关系」
11:27 20210621 夏至日
图一:应该是「盛京碑林」里最大的碑「盛京赋」汉白玉,煌煌三四千字,把老沈阳的各种牛逼吹了个遍。关键是看的都是沈阳本地人,都很「实事求是」,「你就是吹上天了,沈阳人依旧是那个沈阳人」。
碑前一对中年男女在踢毽球,看样子他们应该是一起骑车过来的。看样子他们应该不是「夫妻」,和谐成这样的夫妻很少见,否则还要「婚姻法」干嘛?
即使这样和谐,他们在自行车的品味上依旧有着本质的差别:一个是「吉安特」一个是「美利达」,在行家看,这俩品牌的区分度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泾渭分明」。
图二:这一对应该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夫妻。在看着keep视频跳健身操,女的很积极,男的慢半拍,明显是在迁就女的。
图三:运河如玉,平流静深。
图四:藤蔓植物从有着铁丝网的红砖墙头探出来,上面是老叶,下面是新叶,看上去「意志坚定」「勇往无前」。
图五:中老年人都有健身需求 交友需求 娱乐需求。但 常见的是 女找女 男找男。而统计数据表明 中国同性恋的发生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性取向是正常的。
图六:应该是「碑林」里最小的碑。放在辽滨塔的天宫里。那应该是沈阳的第二老建筑物。
图七:「北魏刘贤墓志」 北魏是个极其伟大的朝代。因为种种原因,历史教科书里面说的并不多。是本次旅行学习重点之一。
图八:当然 也有遵从内心的老头坚定的就是要和老太太们一起玩儿的。
图九:今天回家,看到了父亲节礼物 「女儿写的扇面」「父爱如山」,扇子材质不错。
PS:当爹不容易,想当初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自我要求「没歧义」「不会因为谐音被取外号」「跟姓连起来读 语调儿有起伏」「不随大流儿」「不引经据典」「最好,写出来 繁体字和简体字 相同」
另外,小朋友英文名叫「Peggy」和中文名谐音,这是当初完全不考虑的,「偶得之」。
--
修改:keeker FROM 182.200.90.*
FROM 182.2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