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视新移民为殖民主义。
1,新移民到了北京并能生存下去,要么进官场走仕途,要么经营有方身家巨万,要么有学历和技术特长,要么光棍一条往死里加班奋斗,对各种苦来者不拒,并从事边缘和高危工作……
对此,要么招致原住民的嫉妒,要么招致原住民的鄙视。
2,新移民到了北京,由于其在政治,经济,学历上的优势,大肆买房,买了一套买二套,买了小户型买大户型,买了学区买四合院买别墅……
近几年,得益于政府在共和国层面对房地产业的野马奔腾,新移民与中介强强联手,住着并出租低价买到的在拆迁的废墟上建造的原住民房子,一边在各种场合秀优越感和智慧感的同时,却暴露出新移民消费能力低下,消费意愿低下的low的一面。
籍贯所在地文化与京师文化的差异,以及普遍消费能力的低下,使新移民无法融入原住民阶层。
一部分及时觉悟的原住民要求政策变迁,从新移民的朵颐里要求得以分享房地产的红利,如涨价去库存等等。
3,觉悟的原住民开始借助地理,人情,血统,对社会潜规则的娴熟来从经济上反噬和盘剥新移民。以流氓无产阶级老炮等为代表人物。
关于调和高学历新移民与京师原住民的行为探讨。
1,在法律层面,严酷打击普遍违法的中介阶层,严酷打击普遍编造虚假信息,或利用信息不对等来获取惊人利益的中介阶层及与其勾结的媒体与学者。
严厉限制房地产中介人员的购房资格。对房地产中介的购房行为课以400%以上的交易重税。严厉限制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多套房购买行为,包括采取没收中介非经公示交易获取的多套房产等法律手段。
2.在舆论领域,纠正房子是身份的象征,多房多富的低俗社会风气,提倡居者有其屋,在官场考评,技术领域,税收等方面对仅保有1-2套房的笃实的劳动人民予以各方面的表扬,鼓励,奖励和倾斜。
目的是,调和由于房地产兼并问题引起的原住民与新移民的矛盾焦点。
--
FROM 114.2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