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进十大竟然发现就是我家乡,我家就在楼主家往上游不到十公里的地方,也是农村,离城里大概都是十多公里的距离,我们村买鹅就是去楼主家附近。给楼主背个书,描述的都是真实的,跟我们村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
老家能发展,我觉得靠三点:
1.有东部先进经验可抄,在我看来老家的发展其实无甚新意,就是不停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已经摸索出来的经验,过去十几年变化非常快,就是得益于作业抄得好,没走弯路,老百姓没受折腾,政府在基层的执行力非常强。
2.社会风气不错,人普遍勤快。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民是头脑活络的话,我们老家人踏肯干,种葡萄很辛苦,在地里的愿意出力到满天星光,不下地也设法找各种大小工的活。这些年从深山搬下来不少移民,在土著的感染下,这些移民也挺勤快的。我加了我们村民小组的群,一百多个人,里面氛围非常好,红白事都是全村一起帮忙上阵,平时新鲜瓜果蔬菜互通有无,很有生活气息,比我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小区更有意思些。
3.发展才是硬道理。二十年也是土路土房子,就连通往市区的公路都被重车压得破烂不堪,但劳动创造价值,财富蕴酿新的需求,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和财富。比如十年前兴起的这一波盖楼房需求,创造了太多的就业机会,各种围绕房屋的工种需求量巨大,只要肯干活可以连轴转了好几年,家里即便没有钱的,在这一波换房潮中只要不懒,也挣够了建一套房的钱。盖房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老百姓有钱之后释放了太多需求,创造了太多就业机会,而受益的还是这些人,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
FROM 101.23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