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本粗鄙之人,不谙文墨。有好事者将题目发吾,命做一文。吾辞之。彼又问:“此题当从何解?”吾观题良久,不得要领,但曰:“诸人所撰匾额皆无不可,唯角度不同尔。”
山川草木、亭台楼阁虽是一物,亦非一物。此间唯有一亭落于桥上,而众人眼中之亭各不相同,实为一人有一亭也。
撰题匾额实为命名。命名者,趣事也。描述一物,或百言或千言,终不能尽其详矣,何况以三两字名之。
翼然者,亭之形势也,文人之语;泻玉者,水之声色也,雅士之言;沁芳者,陶醉也,儿女之态。
好事者又言:“以汝之意,当作何名?”吾曰:“天上有云,桥下有水,亭在其间,或名“水云间””。吾又言:“或名之曰“多鱼亭””。好事者言:“汝焉知水中之多鱼乎?”吾曰:此亭者,下阻吾亲水,上挡吾观云,实乃多余之亭。多鱼者,多余也。
所谓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吾近天命之年,岂在鱼之多少乎?但观云水而寻天之道也。
(微信公众号:动植物中文学名系统)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Tooooold/255358/1106/middle)
※ 修改:·sxkl 于 Jun 7 21:40:08 2022 修改本文·[FROM: 120.244.228.*]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28.*]
修改:sxkl FROM 120.244.228.*
FROM 120.24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