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Tooooold/258701/3504/middle)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Tooooold/258701/51200/middle)
(图片来自网络)
故园桑梓
桑叶可以养蚕,而梓木的材质非常好,有木王之称,因此古人喜欢在房屋周围栽桑种梓,并以桑梓指代故乡。
小时候我家屋后正好有一棵桑树和一棵梓树。两棵树都不大,桑树四五米高,胳膊粗,树干倾斜生长,枝叶很多。梓树五六米高,有四米多高,碗口粗的直立主干。桑树或许是自己长出来的,梓树则记不清楚是谁种下的。
我印象中这两棵树几乎不见长,等它们成材不知要何年何月,因此母亲并不关注这两棵树,甚至不确定这棵梓树的名字,只是说好像叫臭梧桐。
我们那里并不养蚕,因此桑叶是无用的。桑树树干多分枝,主干树皮容易开裂,很少能够长成大材。树干开裂处流出很多汁液,还有很多虫子蛀食后排出的粪便,形成褐色黏糊糊的东西粘在树上,散发一种腐烂难闻的气味。经常有几只棕色不是很漂亮的蝴蝶和各色的金龟子在上面吸食汁液。我们对蝴蝶不感兴趣,金龟子却是我们童年的重要宠物之一。其他两个宠物天牛和知了。几乎每个男孩子夏天都会捉金龟子,把长长的棉线系在金龟子的一只后腿上,手里拿着线,看金龟子扇动翅膀飞来飞去,同时发出嗡嗡的声音,一个夏天的快乐就都有了。不玩的时候我们会把金龟子放在文具盒里。为了让它活得更久,我们会用桑叶或构树叶断口流出的乳汁来喂食金龟子。金龟子身上有种难闻的气味,摸过金龟子的手上也会有。好在这种气味不是很浓烈,也容易清洗。所以孩子们并不在意。
桑树会结桑椹,但我家这棵树桑椹每年都很少也很小,另外树上还有很多恼人的蜘蛛网,所以我们从来不摘树上的桑椹吃。
桑树下面比较阴凉潮湿。我哥在树下种过一棵海芋,一人多高,叶子特别大,在那时是个比较稀罕的花卉。我哥还在树下种过几十株葱兰,叶子像小葱,花是白色六瓣,很淡雅也很好看。葱兰花期很长,夏天每天都能开很多花。
母亲说过几年桑树砍了可以做一根好扁担。母亲说桑木的扁担最好,有弹性,挑担子省力。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一篇写到“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上北京”。那时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好扁担也能算是一个家当。几年后那棵桑树真的被砍了做成了扁担,但是八十年代末我们所在郊区开始向城镇化转型,家里用得着扁担的时候已经不多了。那根桑木扁担真可谓生不逢时。
梓树离桑树有七八米远,树皮呈干枯的黑褐色,我不喜欢。叶子有点像手掌,但比手掌大得多,叶子上面有一层很浅的毛,这种不光滑的叶子我也不喜欢。梓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果实,一尺多长细细的夹果七八根一簇垂在树上,像挂面一样,非常独特。
梓树下面是一个砖砌的池子,用来装喂猪的酒糟。十几岁的时候,我和我哥经常推着板车去两里地外的酒精厂买酒糟。板车上横放着一个改造后的铁皮油桶,上面开了一个大口用来装酒糟,底下开了一个小口用来排出酒糟到池子里。酒糟有两种,一种是稻谷酿酒后的酒糟,是固体的带着谷壳,一种是红薯酿酒后的酒糟,是黏糊糊的液体。我们主要买哪种红薯酒糟喂猪。
梓树也开花的,小小的淡黄色喇叭状花冠,几十朵一簇。但我儿时对梓树花没什么印象。反正就觉得屋后这棵不知名的树有点怪怪的,不是很喜欢。后来家里翻修房子,这颗梓树也砍了。
我知道它的名字叫梓树却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想到古人用桑梓指代故乡,我便开始怀念长在老屋后面的桑树和梓树,尽管当初我并不喜欢它们。真个“当初只道是寻常”,如今却又总让我念想。或许我念想的并不是这两棵树,而是故乡和回不去的童年。
后来我为了规范植物的中文名称,用十年时间比照拉丁学名创建了一套中文学名系统。我希望把科学规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我给桑树的中文学名叫“嫘祖蚕桑”,桑科,蚕桑属。嫘祖是黄帝正妃,传说嫘祖教会人民养蚕。
我给梓树的中文学名叫“明月乡梓”,梓科,乡梓属。明月让人想起故乡,想起屋后的梓树。
欢迎关注公众号“动植物中文学名系统”。
--
修改:sxkl FROM 120.244.228.*
FROM 120.24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