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就说京都和西安,古迹是一个档次的?
之前谁家墙头屋顶没草都被门阀认为是暴发户,看不起。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故宫的维护水平就算了吧。
: 地上杂草横生,建筑破破烂烂,这么下去迟早完蛋。
:
: ...................
--
FROM 124.127.148.*
圆明园的树好多都是后来种的,我父母单位组织过去圆明园义务植树,据说古树都被砍了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饱了才能想起保护,很正常,1970年代从圆明园迁出来单位几十家,上千户居民。在那之前谈保护圆明园是不现实的。
:
: 国内有一个古建筑保护理念的变迁过程
: ...................
--
FROM 117.129.57.50
西安没有不代表中国没有,中国的唐代原装建筑在山西河北,辽代原装建筑在山西河北天津辽宁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中国就不要谈什么古建筑了,现在你所能看到的古建筑都是后来修复甚至翻建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古建筑都是木质的,木头是会腐 ...
--
FROM 117.186.1.*
打xx倪娟一个月工资
打xx倪娟一年工资
打xx倪娟一条命?
【 在 qko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种思维就和喷张雪峰现在不捐款的一个路数。
现在去是给国家添乱,打起来国家需要我肯定去。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座的都是中国人,你牛逼买张机票现在就去东京,干S几个日本人,哥们敬你是条汉子,不光嘴炮。不是U型锁。
:
: 你们果然一伙的,一个明着说,一个转移炮火
--
FROM 124.65.127.*
最近十几年不入世了?
对着24史和一片废墟就可以建立自豪感吗?
【 在 netcom 的大作中提到: 】
个人觉得不完全是吃饱与否的问题
对待古代有形文化财的保护,可能和宗教之类的社会心理也有关
国内整体心态是比较入世的,并没有那么在意形式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饱了才能想起保护,很正常,1970年代从圆明园迁出来单位几十家,上千户居民。在那之前谈保护圆明园是不现实的。
: 国内有一个古建筑保护理念的变迁过程
: 在如何对待古建筑的思路上,观念有不同
: ...................
--
FROM 124.65.127.*
那里经过100年的连续破坏和掠夺,已经啥也没有了。
但我们只说被烧的那几个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圆明园的树好多都是后来种的,我父母单位组织过去圆明园义务植树,据说古树都被砍了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饱了才能想起保护,很正常,1970年代从圆明园迁出来单位几十家,上千户居民。在那之前谈保护圆明园是不现实的。
:
: 国内有一个古建筑保护理念的变迁过程
: ...................
--
FROM 124.65.127.*
【 在 ESPR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差不多吧,而且古韵的气场方面,京都肯定是更胜一筹。
: 西安要是没点真东西硬货,旅游的实感其实和国内其他大小城市的仿古建筑群落差不多。
: 包括大雁塔、大唐芙蓉园一代的园区,那些建筑全都是新盖的,不是真正的古迹。
: ...................
西安现存的唐代建筑的确不多(没记错的话就大小雁塔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现存唐代建筑多的是山西,所谓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但是山西那些地上建筑也没有多火,也就是黑猴子带火了一把,今年看起来热潮退去慢慢又进入过去的冷清状态了。
西安旅游能火,主要因素是:1、历史积累(文化的、物理的,物理都在地下,陕博是全国除了国博最好的博物馆(国博的东西来自全国,陕博的东西应该就来自陕西吧),还分出来一个西安博物馆放全国也能排名靠前)2、物理依托。西安完整保留了明城墙,这意味着西安基本保持了唐朝都城的总体格局,所以后来什么曲江遗址,大唐芙蓉园,都有了物理依托。这种保留老城格局的,我印象里还有平遥和宁远,但是影响力比西安差了太多;3、专业打造。虽然有上述优势,20年前西安旅游也远不如现在火,是西安立足历史和物理依托,专业打造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一系列大ip,充分赶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
说到这里想想,如果北京城墙还在多好
--
FROM 111.202.233.*
北京城墙不在的原因是啥咱也别聊了。
不过西安的食物还是不错的,作为碳水爱好者,这里是个天堂~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安现存的唐代建筑的确不多(没记错的话就大小雁塔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现存唐代建筑多的是山西,所谓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但是山西那些地上建筑也没有多火,也就是黑猴子带火了一把,今年看起来热潮退去慢慢又进入过去的冷清状态了。
: 西安旅游能火,主要因素是:1、历史积累(文化的、物理的,物理都在地下,陕博是全国除了国博最好的博物馆(国博的东西来自全国,陕博的东西应该就来自陕西吧),还分出来一个西安博物馆放全国也能排名靠前)2、物理依托。西安完整保留了明城墙,这意味着西安基本保持了唐朝都城的总体格局,所以后来什么曲江遗址,大唐芙蓉园,都有了物理依托。这种保留老城格局的,我印象里还有平遥和宁远,但是影响力比西安差了太多;3、专业打造。虽然有上述优势,20年前西安旅游也远不如现在火,是西安立足历史和物理依托,专业打造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一系列大ip,充分赶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
: 说到这里想想,如果北京城墙还在多好
--
FROM 124.64.23.*
城墙有啥好怀念的,要是城墙早1000年没有,也许就不会有近代的100多年屈辱了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安现存的唐代建筑的确不多(没记错的话就大小雁塔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现存唐代建筑多的是山西,所谓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但是山西那些地上建筑也没有多火,也就是黑猴子带火了一把,今年看起来热潮退去慢慢又进入过去的冷清状态了。
: 西安旅游能火,主要因素是:1、历史积累(文化的、物理的,物理都在地下,陕博是全国除了国博最好的博物馆(国博的东西来自全国,陕博的东西应该就来自陕西吧),还分出来一个西安博物馆放全国也能排名靠前)2、物理依托。西安完整保留了明城墙,这意味着西安基本保持了唐朝都城的总体格局,所以后来什么曲江遗址,大唐芙蓉园,都有了物理依托。这种保留老城格局的,我印象里还有平遥和宁远,但是影响力比西安差了太多;3、专业打造。虽然有上述优势,20年前西安旅游也远不如现在火,是西安立足历史和物理依托,专业打造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一系列大ip,充分赶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
: 说到这里想想,如果北京城墙还在多好
--
FROM 122.224.91.*
你这个水平如果在60年代,高低是个市级革委会主任
【 在 sm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城墙有啥好怀念的,要是城墙早1000年没有,也许就不会有近代的100多年屈辱了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安现存的唐代建筑的确不多(没记错的话就大小雁塔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现存唐代建筑多的是山西,所谓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但是山西那些地上建筑也没有多火,也就是黑猴子带火了一把,今年看起来热潮退去慢慢又进入过去的冷清状态了。
: 西安旅游能火,主要因素是:1、历史积累(文化的、物理的,物理都在地下,陕博是全国除了国博最好的博物馆(国博的东西来自全国,陕博的东西应该就来自陕西吧),还分出来一个西安博物馆放全国也能排名靠前)2、物理依托。西安完整保留了明城墙,这意味着西安基本保持了唐朝都城的总体格局,所以后来什么曲江遗址,大唐芙蓉园,都有了物理依托。这种保留老城格局的,我印象里还有平遥和宁远,但是影响力比西安差了太多;3、专业打造。虽然有上述优势,20年前西安旅游也远不如现在火,是西安立足历史和物理依托,专业打造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一系列大ip,充分赶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
: 说到这里想想,如果北京城墙还在多好
--
FROM 106.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