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以前在道场看过的一种后半盘训练方式:
选出一张棋谱到后盘某手,捉对训练的两人对盘面做出评估,然后竞标:
A说这个局面可以黑贴8目;B说愿意贴10目。那就由B执黑按贴10目续下。
这个训练方式要求对局面焦点、后续手段,各处价值大小都尽量做出准确判断,
是很难的一种训练方法,但也是诸多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
我觉得这个方式侧面说明(对人类棋手)后半盘才是决定性的
其实对AI也是,只是后半盘的手数提前了很多罢了。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胡煜清 陈祖源:晚清中日围棋水平对比研究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l 6 20:07:29 2022), 转信
:
: 很少看aiai对局 难度太高
: ai人对局看过上千吧
:
: 序盘可以学定式 中盘可以学攻防思路
: 后半盘我觉得比中盘复杂度没下降 但学什么不明确 更难
: (或者说更难以用简单的模式归纳为什么该这么走)
:
: 【 在 GunL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150手是指使用AI之间的对局谱来学习。
: : 因为到这个手数的时候绝大部分棋局已经胜负分明了,
: : 但对人还是很不确定的。
: : ...................
:
: --
: 世界的所有秘密都被呈现在围棋中,而只要稍微开拓一下视野,那无穷无尽的变化就会滚滚涌现。在那如同迷宫般交错的横线和竖线上思索,然后每次解决困局找到新的棋路的欣喜,就如同发现天下至宝。 -- 李昌镐
: 如果平平淡淡地走,你找不到机会与他战斗。当你对子效理解力强的时候,即使不发生正面交锋,也能感觉到战斗时的风声鹤唳。 -- 江维杰
: 眉垂而扬,止默而方。了见源底,净極发光。 月魂排夜色,斗气濯秋霜。谁嫌眼上瞋生角,我道机前影不章。 -- 宋·释正觉
: “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晉於是始啟南陽。楚令尹子玉追秦師,弗及,遂圍陳,納頓子于頓。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Practice makes perfect,success breeds confidence. 绝大部分人的更多精力是用在了更无聊的事情上。 -- GunL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2.129.7.*]
--
FROM 2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