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以前
各时代超一流棋手(日本15,韩国10,中国10)留下的棋谱有近10w
职业棋手留下的棋谱100w
网棋至少还有这么多
但几百年以来,从没听说个有人能靠不断看高手棋谱(不干别的) 自学成才
而从打谱这种训练的收益看 越是高手 越依赖这种学习方式
推论:
1 如果没有达到一定水平 打谱能看懂 能学到的东西很少
2 有足够多的变化图和讲解 可以降低打谱的门槛
3 靠背谱学习 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确认没什么用
(因为 有的是比它更好的方法)
4 水平不够高的话,看顶尖棋手的棋也并不比普通职业更有帮助
简单说就是棋谱质量高并没有什么用
5 各种围棋专题图书其实也是一种讲解棋谱的方式 这些书和2等效
以上几点在16年之后依然有效
1 ai摆谱相当于有足够多变化图的详解对局,降低了学习门槛(对应上面2)
2 ai棋谱一致性更好适合归纳和总结规律
3 背谱依然是没有前途的方法,也许比以前效率提高一点,但还是太差
4 现在没有人把ai到人类思维方式如何拟合的思路讲出来,基本上每个人都
要自己摸索
5 顶尖的几个ai学习效率比16之前的顶尖棋手高50倍
(申真谞,李轩豪..)
而大多数人野7以上,学习效率也能提高个几倍到10倍
(效率和水平正相关)
个人体会:
1 浏览棋谱更多是一种娱乐和放松
2 真正能让人提高的 是对一个局面,一局棋 真正透彻的研究
3 时间上2可能比1慢100倍
4 每一次深度研究 都会有一些新的彻悟发现新的拟合方式
5 然后是对局练习和巩固
6 考虑到一致性 在系统没有成熟前和ai训练效率可能好得多
--
修改:computec FROM 222.129.5.*
FROM 222.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