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柯洁质疑李轩豪为例
1 双方的直接收益
假设这盘棋涉及的奖金价值1w
在不用负任何责任的前提下
柯洁质疑李轩豪成本是0
柯洁质疑李轩豪的预期收益 假设柯洁认为李轩豪作弊可能性是10% 就是1000
我输棋心理不舒服 你赢棋心理也别舒服的暗爽 价值n
总收益1000+n
李轩豪损失 心理伤害 不会比输棋小 设为10000
双方总收益 1000+n-10000
假设n相当于10瓶可乐 那么约等于-9000
所以说从道德层面很缺德的行为 损人利己 并且对对方伤害远远的大于自己所得
但从利益层面 还是可以理解的
2 当然 柯洁真正的收益应该绝不会是对局费那点小钱
而是关注度 制造这么一个热点话题的价值 远比几万十几万多
即使柯洁没有直接从这个热点中获益
展示他能制造热点的能力 就会大幅提高他的身价
而李轩豪 不过是他的工具 莫的感情
我毁灭你与你何干
3 话语权的力量
如果我们把双方的角色反转过来会怎样
假设李轩豪当年在缺乏证据的条件下指责柯洁作弊会如何
会有一个小热点 会被喷 然后社死
而柯洁 除非实锤了 这个可能约等于0 只会谢谢你 帮我刷一波热点 提高了身价
4 从这个案例 我们不难分析出柯洁需要营造的人设了
大嘴巴 敢喷敢说
为什么柯洁就不能善良一点
为什么李轩豪申真谞会比较象君子
这背后都是商业逻辑的力量控制着人的行为
5 幸灾乐祸的吃瓜群众
吃这个瓜的收益是什么 最多两瓶可乐一把瓜子的价值
损失 互相伤害
损失 增加对李轩豪伤害
这是不是闲的?
给别人当枪使
不但从道德层面没法接受 从利益方面也相当傻缺吧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柯洁对李轩豪的伤害 他的基础 就是他的网红属性
他的利益来源 就是他制造流量的能力和人设
而这些幸灾乐祸的吃瓜群众 就是他不道德的权力来源和利益动机
所以本质上 是这些吃瓜群众的不道德 成为了柯洁的作恶动机
因为从柯洁的角度 流量就是利益 是不分善恶的
而作恶 正是他兑现利益最有效的手段
--
修改:computec FROM 222.129.4.*
FROM 222.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