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腐败,是其规则内生的结果
1 象棋的和棋 使低水平棋手对高水平棋手时 也有很大概率让高水平棋手难以获胜,得分
围棋爱好者可以想象一下,要赢一个贴目才算赢,否则算和棋,意味着什么
2 锦标赛体系 让相邻名次的经济利益-奖金 相差悬殊 (相邻名次奖金差2-4倍)
3 因为和棋的存在 象棋相对围棋这类基本无和的项目 更不适合淘汰赛
4 因为3,象棋比赛传统上就大量使用积分赛的形式
综上 积分赛是腐败的温床 而低水平顶和高水平的存在 是腐败的加倍器
举例: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积分赛最后一轮 1,2,3,4,5大分相同
积分1,3 对阵 1胜,分奖金 双方最优 和棋双输
积分2,8 对阵 2胜最优 和棋双输
积分4,5 对阵 4胜最优 和棋双输
如果1,3战和 2,4,5中有获胜
那么冠军将在2,4,5中
如果1胜,冠军1
如果3胜,冠军可能是获胜的2
由于冠军奖金高于2,3,4之和 (比如 冠军10,亚军3,季军1...)
亚军奖金高于3,4,5之和
第三奖金高于4,5,6...
对1,3双方而言 最好的策略就是让1赢,二人分奖金
3赢了不一定冠军 和了双方最惨
既然这个结果是对双方最优,二人为什么不协作呢
大家都是理性经济人对不对
同理 对2,8而言,8怎么赢也进不了前几分奖金大头 双方最佳策略就是让2赢,分奖金
4,5让4赢也是最优策略
一共3盘棋 都有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 怎么能没有人钻漏洞
显然,这里可以简单概括最后1,2论双方最优策略:
1 不要和棋 和棋双输
2 让积分高的赢 分奖金 双方利益可以最大化
谁钻漏洞谁获益 长年累月 怎么能不形成行业腐败潜规则?
而比赛里的人情棋,可以预见从第一次个人赛,团体赛就开始酝酿
最多10年就是普遍现象
这要验证也不难 看看历届个人赛/团体赛前几名 在最后两轮的胜率是否突然提高就知道了
正常情况下 积分赛先易后难 胜率是逐渐下降的 最后两轮应低于选手的平均胜率水平
--
修改:computec FROM 222.129.7.*
FROM 222.129.7.*